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中年禁忌

(2016-11-14 13:09:57)
标签:

沉默的大多数

面目可憎

给自己重建一个世界

冷门

呼朋引类

分类: 自圆其说

第一条:不要把自己当回事

记得当年,我刚开始在网上写东西时,有个读者特意注册了用户评论道:“你这是什么话?我实在看得忍不住了,必须得注册一个用户,好上来骂你。”

我一看就乐了,我这是写得有多气人,才烦劳他老人家费时费力这么做呀!而且我跟他也深有同感,我不能回去看自己以前写的文字,一看就沮丧气馁到不行,这是我写的吗?直到今天,对把文字结集这件事我也是一拖再拖,世上有这么多书,我也许不用再赶着挤着去献丑了?

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人难免会有错觉:我是重要的,要不是我他们就玩不转。连什么都不会的看热闹闲人都觉得“这事缺了我,谁帮他们看着呀?”但事实是,倘若没有你,大家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然后,仿佛是为了专门来气你似的,事情做得比你在时更好。

我并不热衷蔡康永的娱乐节目,但却不妨碍我欣赏他,最欣赏他的一点,就是他不管主持综艺节目,还是做脱口秀,或者是写作拍电影,总是一再确定“自己是不重要的”。——确定这一点很重要。世界千年一瞬,真正重要的人能有几个?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才把自己搞得面目可憎。

 

第二条:不要自恋。

按照联合国的年龄界定,45岁到65岁属于中年人,我,包括很多博友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吧?这个年龄,一般都有了点人生的回馈和本钱,人突然就觉醒了,发现了自己的种种不同寻常的好处,天生丽质难自弃,很想把它们展示给世界看,哪怕并不图什么,于是动辄刷微博刷朋友圈,昨天看了某画展,今天练瑜伽喝功夫茶,明天又要去丽江大理,搞得自己跟一公众人物似的,没意识到这是在用自恋骚扰别人呢。你的日常作息喜怒哀乐,跟你周边的世界无关,不要试图用任何方式打扰别人,就让它安静地来去吧。

与其自恋,还不如学习多多自嘲。我很向往艾森豪威尔将军那样极富情趣的自嘲,将军人到中年头发日益稀少,他为每根头发取了名字,约翰、鲍伯、汤姆等等,每天早上洗漱时他都会轻抚着珍贵的头发说:“早安,约翰。早安,鲍伯。早安,汤姆……”我是否也应当把自己的缺陷梳理一番,分门别类,幽默以待,可是,我有那样的智商吗?

 

第三条:不要回忆

当我回忆一点什么的时候,毫无例外都会收到这种回应:你回忆说明你老了!

这句话恶意满满,但是无法回嘴。可能它道出了一个实情:中年是没有资格回忆的。老年人的回忆,是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值得鼓励。甚至青年人都可以回忆,吹牛逼或者自嘲少不更事的荒唐,也是元气满满。惟独中年人没有资格回忆,这个社会对中年人的期待或者“岗位描述”是,你最好闷头做事,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少说废话。

回忆的本质,是给自己重建一个世界。老年的回忆,是因为现实世界正在坍塌,需要用回忆去撑住自己的存在感。中年人,你正拥有一个现实世界,所以理论上你不需要通过回忆给自己另建一个。如果你沉溺于回忆,只能说明你在现实世界很失败。所以回忆成为中年的禁忌,它被认为是示弱的标志。很庸俗吗?是的。说到底,中年是最庸俗的人生阶段,庸俗到你都没有资格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四条:不要议论别人

近年来,我尽量不论断别人,不断提醒着自己,我并不比别人高明。人是不能改变别人的,只能多多少少地改变自己。

但只要有可能,很少有人不喜欢议论别人。议论别人是在谈话中保持亲密、建立信任的最好办法,几乎没有之一。而我之所以觉得中年人不该议论别人,倒不是害怕传出去给自己添麻烦,也不是担心自己鸡零狗碎境界不高,而是基于独立和距离。

孤独是成熟的标志,它是如此顺理成章,以至于当我们人到中年,甚至都感觉不到孤独的存在。相反,那些依然沉浸在呼朋引类、嘁嘁喳喳彼此交换秘密之中的中年人,他们可能真的还没有长大,而且很可能永远不会长大了。

中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碰硬的世界,你不需要大喊大叫,也没必要窃窃私语。某种意义上,你应该是一个哑巴。

中年,是埋头耕耘、不问收获的年龄,是这个世界上“沉默的大多数”。但是,他们也是能做成事的哦。你看这回的美国大选,赔率和民调都没用,热闹喧哗的舆论也没用,最终“沉默的大多数”(据统计川普的支持者多数为45岁以上者)钦定川普做了总统,给全世界爆了一个冷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