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幸福叫“业余”

(2016-08-29 13:13:51)
标签:

美国网球公开赛

中国女排夺冠

梦之队

光速体系

不携功利色彩的热爱

分类: 网球
今天是年度最后一项大满贯——美国网球公开赛开赛的日子,但周围几乎就没人谈论这事儿,关于中国女排的话题却在持续发酵,感觉不跟着聊一聊都有与时俱退的嫌疑了。
聊点什么好呢?
我小时候也看过郎平她们五连冠那一拨的女排,也无关乎什么精神,女排精神这东西其实在竞技体育里广泛存在,只是它先占了个名额,再往下套就没人买帐了。乒乓球还是国球呢,也没人扯个乒乓精神吧;还有跳水还是“梦之队”呢,真要诌一个“跳水精神”的话,人家会不会寻思你是吃饱了撑的?
我对女子排球的关注和喜欢,完全是始于羡慕。大学里我的知己好友,就是上篇说到过的那一位,她就是学校的女排队员,我俩本来什么事情都一起做,两人都还有点“运动天赋”(体育老师评价),但排球队的教练却不收我,他说我“身高不够”“反应也不够快”,总是不会正确地跑位,杵在那里漏了垫球,还妨碍了队友的行动。正好网球队的教练呢,偏偏看上我了,我就去打网球,结果还真爱上了网球,那是后话。
我们大学的那个女排队吧,水平还真叫一个菜,比赛从来输多赢少。因为朋友的缘故,逢到比赛我总是拉拉队员,却一直看得无比羡慕她们,不管输赢都有人围过来拍你抱你,而网球呢,比赛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哭一个人笑,对比之下倍感凄凉。——所以据说在美国的大学里,排球是最受女生欢迎的运动(排球本来也是美国人发明的),如果只参加一项运动的话,很多人都会选择打排球,它能兼顾力量、灵巧、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因为跟对手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不容易受伤。还有,但凡男女都有的球类比赛,一般都是男比女好看,比如网球的力量、速度、落点、女网跟男网简直没法比;女足也真真是够难看的;但排球偏就反过来了,女排的观赏性要远胜于男排,男排力气太大,场子太挤,通常就是发球、二传、扣死,两三下就玩完了,不像女排打打吊吊,来来回回,才看得扣人心弦。
如今我的熟人中,也有很多女排粉丝,基本两大阵营,中国女排粉,美国女排粉。——中国女排自然不用多说。美国女排受人欢迎也是有道理的,技术先进,战术打法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光速体系”;颜值超高,人长得像是从美剧里走出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她们总给人一种特别单纯喜兴的感觉,除了一门心思打球,好像内心始终有一种大快乐,逗比嘻哈,从来不玩苦大仇深那一套,真正是享受运动(缺点是太放松了,就容易掉链子,比如关键一役中,贵为世界第一、夺冠大热门的她们竟然输给了黑马塞尔维亚)。中国体育苦大仇深的时代已经太久了,年年喊着要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但从来没看出谁是快乐的,李宁、刘翔、李娜、宁泽涛都不快乐,所以傅姑娘一句“洪荒之力”,才能让大家这么快乐。现在女排拿到了奥运金牌啦,能不能尽情享受这种快乐久一点呢,之前她们肯定是压力山大的。
女排夺冠那天,那个当年的好友跟我,也难得的在微信上聊了一番,她说,“我喜欢郎平并非看重她那个成绩,那是有一代人的乡愁在里面的。当年郎平比赛的时候我还小,坐在绿皮火车上从广播中听女排比赛直播,那个激动呀——那是黯淡岁月中少有的彩霞呀!”接着她又说,“赢了好啊,最大的好处倒不是荣誉和奖金,而是省事,无需自己解释,无需别人安慰,无需面对质疑和嘲讽,无需同情,也无需惋惜……”哎哟,想起万一比赛输了,会有那么多的衍生产品被赠送的哦,怕死了,幸亏赢了。
我们还不免共同庆幸,虽然被老师认为很有“运动天赋”,但我们都没有走上专业的体育道路,她当年曾被解放军某体工队选中,但她没去,还是考了大学。我在高中时代,也有过半专业的体校生活,但我父母对此的主张很坚决:锻炼而已,决不能当成饭碗。运动终究只变成我们的业余爱好。——于是这种热爱,不携任何功利色彩,是一种人生享受,而不是一种谋生手段,也许这更接近体育的真谛,也带给我们更加纯粹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