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2016-04-05 13:16:20)
标签:
zootopia天使的愤怒十指不沾阳春水优游自如各美其美 |
分类: 自圆其说 |
迪士尼影片《疯狂动物城》(Zootopia)最近好热啊,不仅孩子欢声连连,大人都看得入迷。
被引诱走进了影院,老实说,刚开局时,我是带着厌烦硬撑住看下去的。——这类故事往往像一锅吃腻的鸡汤,是永远安全不出错的主题;而讨厌的是,熬汤者常常铺垫一堆难以逾越的艰难困苦,你兴致勃勃要看主角到底怎么克服它,主角却像开了外挂,一下子就闯关成功了。就像兔子朱迪在警校,明明打不过犀牛大象,镜头一转,突然又打过了。——除了因为剧情需要,想不出其他解释,我讨厌这种不讲理的逻辑。
但是渐渐地就被它吸引啦。电影没有解释兔子怎么能做到警校第一,这不重要,因为这不是一部“朱迪奋斗史”,它只是在描述差异上,下足了功夫:长颈鹿如何买饮料;水生动物如何出车站:火车门一开,大中小型动物会从三个门分别出来;大象的冰棍融化了,可以做成无数个旅鼠吃的小冰棍,商机啊;还有动作最慢的树懒先生,偏偏有一个反差最大的名字——闪电,本以为这个名字只是为了搞笑,直到电影的最后,那个飙快车的家伙被拦下来,露出闪电的脸和魔性的笑容,我会心而笑:身为树懒,心慕闪电,这是多么难以和解的矛盾?但在飙车的瞬间,它也实现了。——无数的偏见印象和反差表现构成了本片的主题,大千世界参差多态,各美其美,性格反差什么的,最萌也最讨人喜欢了。
很自然地想起现实生活里我的几位女友。
女友A。当年选择念法律,是因为看了西德尼·谢尔顿的《天使的愤怒》。书里的女律师才华横溢、貌美如花,事业风生水起,感情生活也多姿多彩。她立志成为那样的女子。如愿考入政法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一家法院。虽然同事、环境和受理的案子全然不是她理想中的样子,但多年之后,也按部就班地成为一名女法官。所幸严苛肃穆的工作并未抹杀她浪漫的天性,工作时经常被领导表扬“断案思路清晰”的她,有一次买了台艳丽的酒红色笔记本电脑拿来显摆给我看,说:“这下好了,下午可以到咖啡馆去写判决书啦。”——啊,她居然可以在咖啡馆里起草决定当事人命运的公文!我不禁对制服之下仍然保持文艺之心的她肃然起敬。那年年终评比,她写的功力深厚的判决书还在系统里获奖了。
女友B。这位跟我沾点远亲。大学教师,长得清丽优雅,一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仙女模样。生活中她其实是一位烹饪高手,中西餐都拿手,最擅长的是红烧肉烤蛋、走油蹄膀和酱猪蹄。当我偶尔想吃这些的时候,只要电话过去,过一天她一定做好了装在美美的容器里给我送来,我吃一口就忍不住啧啧夸她的菜太好吃,她脸上的表情,比听人夸她的学术业绩还要陶醉。更难得的是,做完这些浓油赤酱大碗菜,走出厨房她依旧清新,秀丽的面孔不带一点油光,身段也不似长期兜转于厨房的女人一般膨胀起来,年届半百苗条依旧。
女友C。早年供职于一家小报,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跳槽到政府部门,自感社会地位大为提升,以前读报最爱读副刊的她,如今专攻头版。因为给单位领导起草讲话稿,视野大大拓展,对国家大事了然于心。单位领导循循诱导道:“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抄的人水平如何。我们这里的工作,不需要你随便创新的。”本就擅长编辑的她对此心领神会,且渐入佳境,干得得心应手,她把自己 8小时之内的工作比作一个缝纫工,好的缝纫工能把许多碎布拼成一件成衣,看不出痕迹来。下班之后,她用笔名为几家报刊的副刊写稿,已经小有名气。得意之余,她在我们小聚之时还不忘自嘲:白天是良家,晚上是吧女。
发自内心地佩服在不同角色间优游自如的ABC。对她们,也用得上标题这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