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鱼
说话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793
  • 关注人气:4,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

(2015-12-21 09:58:48)
标签:

全民创业高潮

融媒体运营

网红

选择焦虑症

万人如海一身藏

分类: 自圆其说

有没有发现,你已经被无处不在的“创业”潮流淹没了?

早些年,是周围读 MBA、EMBA的人忽然多了起来。跟他们聊起来,才发现他们读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在工作之外,拓宽更多的视野,积累更多的人脉,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现在并不满意,始终在等待“一飞冲天”的时机。

这几年,身边就经常有人忽然辞职离开,说要去创业,说有了更合适的选择。说起来我也有过强烈的职业厌倦期,萌发辞职过另一种相对自由生活的念头,但我真是挺没劲的,纠结犹豫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没能说走就走。回头想想,这也很正常,这就是我的性格,那么我就只好尽量在限制中找自由吧。

单位的大街后面,是一条新村小巷,中午我经常去小巷里的水果店喝果汁,沿途有许多摊点,都是非常寒微的小生意,有天在寒风里看见一个卖袜子丝巾的小三轮车上,挂着一张厚纸板,写着“加微信‘云在发梢’送一条丝巾”,想那丝巾也不值几文钱,却从中看到这小姑娘想要从流动摊点转向电商的勃勃雄心。

上周末,傍晚在家门口的小店吃鸭血粉丝汤,同桌者都是附近写字楼里的白领,在暮色里默默相对,听到他们低声交谈,原来几个人分别来自大楼里三家很不错的公司,但他们交谈的内容是:筹措开一家自己的公司,项目、楼面都已经定好,正在融资,等某笔贷款到账,就结束眼下的打工生活,自己当老板。

我早年带过的一个实习生,如今是本地某家媒体的主力编辑,以前她跟我的交流无非就是跟我约稿。可是近年来,她频频动员我加入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运作,这个公号是她依托工作之便和其他城市几个媒体人一起搞起来的,已经很红火,据说马云的淘宝都在跟她们谈合作呢。听她谈公号的推广,谈商务合作,谈融媒体创意,头头是道,但我却没有精力来掺和这一摊,跟她说,如果需要我的文字,直接拿去就是。她就很惋惜的叹一口气:这样您就只好一直做一个产品制造商啦,老师,您不觉得单调吗?

是。我几乎一直是这样。文字写出来就任其自生自灭,很少参与其后的运作,有文字受人欢迎,纯粹是天时地利之功。基于同样的心态,更不欲为周围人知悉,多年来身边甚少人知道我写作,有身处闹市心远地自偏的自在安心,苏东坡说“万人如海一身藏”,说不定心境也大抵类此。——这样的心境,跟创业是否离得太远?

网络时代迎来了话语满天飞的言论狂欢期,每天都有无数自认很有才华的人在网络上贴文章晒照片,有些人因此成了“网红”,生活内容丰富得惊人,照片出来尽是古城海岛之类的景观。但我知道的真相是,他们的生活和感情大多颠沛流离,从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孤独病痛时,被边缘化时,你是看不到的……被提炼出来的都是让人羡慕让人惊叹的一面,而那些不好的一面,他们死也不会说出来。

同事曾对我笑言:什么众筹,不就是乞讨吗?什么互联网思维,不就是忽悠吗?什么孵化器,不就是出租几间办公室吗?平台战略,不就是看场子收保护费吗?还有那什么颠覆式创新,简直就是纯粹瞎捣乱。遇到说这种话的人,千万别跟他谈正事,没一个靠谱的。

处在一个害怕错过潮流、害怕个体价值被降低的动荡氛围里,人活得特别紧绷,害怕漏掉任何信息,害怕错过任何机会。全民创业高潮来了,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啊,很多种表达和声音,都是因为不甘寂寞,导致对自我评价失当。——其实,就中国人目前生活的大环境而言,可供选择的并不多,在做出选择之前,先了解自己,不拧巴,不绝对,万事万物因人而异,别人适合的你未必适合,每一种生活都有你不了解的深渊。

许多时候,选择太多,并非一件幸事,因为这意味着歧路也多,而歧路徘徊的人,也许很难逃脱“选择焦虑症”吧。我想起了村上春树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会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