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奇葩,就怕没风格
(2015-09-21 13:02:05)
标签:
三个男人一台戏奇葩说晓松奇谈金星秀毒舌与智慧齐飞 |
分类: 娱眼 |
好几个人推荐我看《爱奇艺》的两档节目。可《奇葩说》我还真是看不下去啊。《晓松奇谈》则已成为我最爱看的节目之一,每回都听到入了迷。还有跟我一样的人吗?
有人说高晓松不受女性观众的欢迎,谁说的呀?虽然人家长相欠奉,虽然人家的脑袋有点太大了,但脑容量也跟着大了啊。同样脑袋大,比如汪峰,但脑容量明显不够,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子“智商捉急”的急吼吼,可见脑袋大不大不是个关键问题。
这个“不想当监制/ 导演的歌手不是好主持人”的高晓松,这个惯于嬉笑怒骂、呱噪轻浮、铁嘴钢牙、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又立场嶙峋、通晓古今的高晓松。——只有高晓松能这么出口成章,这么好为人师,这么才情外泄地炫大脑、炫学问、炫自圆其说。谈音乐,是“我们基于国情,先做做人的生意,尽量努力地做出把人变成音乐迷的东西,然后再往前走。” 谈自己的脱口秀风格,是 “头发长可不一定见识短,四十载中西练达,谈天说地,无门无类,不偏不邪。”谈到人生追求,则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
这种表述很像他的节目,在《晓松奇谈》中,我们能获得一个更广阔更人性更真实的视角。比如在《晓松奇谈:黄金大劫案》中,他讲述古今中外三个神奇的“快递”故事,首先就为唐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杨贵妃伸冤。在古代中国,人力快递是皇家生活的标配,从南方送新鲜荔枝到皇宫也不是自杨玉环而开始,更有海鲜人力快递的先例,也藉此引出中国男人在历史上喜欢拉女人做替罪羊的“恶习”。——他总能在关键时候,拿出振聋发聩的观点,担当起随时反对厚黑学教化,并拎起众人瞭望“诗和远方”的义务。
也许是《晓松奇谈》正好比较合我的口味?其实吧,身边还是《奇葩说》的粉丝更要多得多,比如你随便问个90后,是否知道“马晓康”啊?不知道都奇了。马东,高晓松,蔡康永,三个大叔联袂主持《奇葩说》,不少人对着网络视频,笑到深处人孤独。当高晓松发出“专心当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退出宣言后,蔡康永抱怨“我很不能原谅他,我们在一起挺开心的……我们少了一个讨厌的直男坐在这里,被我们攻打。”而一向犀利毒辣的点评嘉宾金星,在力证高晓松“曾经帅过”的同时,也不忘补刀“现在他这个脸像被人坐过一屁股的感觉”,随后,她也调侃马东“你怎么跟个搅屎棍似的!”三观强硬,坐拥话语权的霸气男女,能用互相诋毁来表达的真交情,相比之下,互相吹捧什么的,简直弱爆了。
都差点忘了,还有《金星秀》呢!你看那个穿着旗袍的金星,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都一概不客气,她说张艺谋是“一有钱就生娃”;说陈凯歌的电影“只要是有他老婆出镜我就不看”,并称《无极》是中国电影史上“墓碑式的作品”;恭维了冯小刚一番后,终究还是毒舌跟上,“小刚一思考,观众就不笑”。这些火力充沛娱乐强悍的脱口秀台词,观众听着真是爽歪歪。她既具有男性逻辑性严密的表达力,同时又有女性绘声绘色的感染力,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端架子,生动幽默,背后的策划团队也很给力,不红没道理。
《晓松奇谈》《金星秀》《奇葩说》等等脱口秀的火爆,是否也昭示着观众进入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娱乐审美接受?大家普遍厌倦了掏心窝子红眼眶子的“访谈节目”;主持人端庄诚恳,与人为善,泪流成河,访谈对象被架得高高的,有道德行为楷模的预设,台上一片感动,台下感动一片的风格日益被摒弃,代之以“毒舌与攻击齐飞,智慧与地气一色”,嘉宾皮糙肉厚,主持人强悍娱乐的真人秀路子。——这年头本来就是啊,嘉宾也好,主持也好,不怕个人风格诡异奇葩,怕就怕你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