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精力的来源沟通交流鸡同鸭讲性格解析 |
分类: 城市日记 |
最近看到一个解析性格的帖子,概述如下。
为何生活中很开朗的人会喜欢独来独往?——因为他是一个内向的人。
区分性格“外向”和“内向”,最关键是看他:是更愿意跟别人在一起,还是一个人独处?而不是开朗、活泼、健谈,等等这些。
就是说,是看一个人精力的来源在哪里。
外向的人会从外部世界获得精力。对他们而言,聚会、聊天、大家一起做事情,都是获得精力的方式。而当他们独处时,亦切断了他们的精力来源,很快就会感到无聊疲倦。
内向的人则是自己制造精力。对他们而言,聚会、交流、一起做事情,都是在花费自己的精力。他们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恢复精力。所以有些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很容易疲倦,自个儿待着反而神采奕奕,就是这样。
但是,内向的人绝非都是安静低调、不善言谈,需要时他可以一气说上几小时,眉飞色舞。同样,外向的人也不一定开朗活泼,他只是喜欢跟人待在一起,哪怕一句话也不说。
……
这么一比对,毫无疑问的,我是一个内向的人。自己都觉得挺新鲜的
我早就是懒得交流那种人。一件事情听谁说都有道理,看你肯听谁说,谁肯听你说。反正我是懒得听倾诉的人,我自己也不倾诉,憋死算。——很奇怪地居然也没憋死,在旁人眼里还整天活得兴兴头头的。
相对人和人之间鸡同鸭讲立场沉重的交流,我倒是更喜欢那些无意间刮进耳朵里的杂话。比如我去的健身房,有一个少妇跟我的锻炼节奏差不多,少妇30多岁,性格活泼,看上去教育背景也不错,每次在跑步机上的时候都听到她清脆的声音,跟一起锻炼的几个女伴讲个不停,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她的孩子,孩子的学校、各科老师、孩子的小伙伴、成绩、不合理功课、辅导……没别的,全是孩子。我就想,她这么年轻,就活孩子这么一件事,把自己锁定得有点早吧?但我也不想跟她交流我的看法。毕竟专心为孩子活着没什么不好,大家都能如此也就和谐了。
在健身房还常常能碰到一个壮年男子,一边锻炼,一边永远在用耳机讲电话,普通话标准,声音嘹亮、有煽动性,经常出现英文,比如OK,语调训练有素,电话关键词有:职业愿景、团队、总部、警方……都是我平时用不着的大词。此人一个人像一支队伍,气势不输三军总司令,唯独外貌跟洋气外泄的声音略有不符,黑胖而气质乡土。我一直在猜测这个在健身房打电话上班的人的职业,传销?皮包公司?保险业务员?……当然也不可能跟他有什么交流。有次终于听到他跟父亲打电话,用山东话,讨论老家的房子要不要卖什么的,没那么气吞山河了,用了方言,忽然就像变了一个人。
单位里每一个项目开始之前,都要开会,曰“沟通会”,我称之为“领命会”。——不管如何你说我说的拼命沟通,都是白说,最后领导一锤定音,你只管领命去干活就是,谁还会记得你之前说了什么?只有拎不清的人还在那里说啊吵啊,以后谁见了他都得躲,嫌他烦,浪费别人的时间,这就是“沟通”的下场。在这个行业呆这么久,还不明白吗?毛病都是沟通出来的,不沟通,大家好着呢。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话不投机者,本质上跟陌生人无异。语言什么的用来瞎扯解闷还成,真想靠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纯属天真烂漫。——因为任何问题都是由立场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