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鱼
说话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793
  • 关注人气:4,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盖茨比: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2013-09-06 15:13:19)
标签:

文化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麦田捕手

菲茨杰拉德

小时代

分类: 那些书影人

       盖茨比: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作为美国文学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如今简直已可归类到古典文学了,而在三十年前,它还是作为西方现代文学名著出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麦田捕手》,这两书相隔了二十六年,分别领衔了“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文学,有点像扔向“美国梦”的两枚炸弹,震醒了时代潮头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们。

这两书如今都被收入了美国的教材和学校指定读物,但两位作者的境遇迥然不同。菲茨杰拉德生前为生活疲于奔命,且受制于强势而怪癖的太太,《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当时并未给他带来安逸和富足,甚至连销量都差强人意。而塞林格的《麦田捕手》则名利双收,一本书就足以支撑他终生怪癖的习性,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

很长时间,我印象中的菲茨杰拉德是这样一个作家:阴柔、华美,热衷于书写贵公子和美丽南方女郎的爱情游戏。——说起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文学,首先就会想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和福克纳,他们的小说,比如《永别了,武器》,《喧哗与骚动》,都隐藏着蓬勃的生命力量,跟他们同时代的菲茨杰拉德,则总是躲在他们巨大的光环背后,优雅着,清淡着,也迷惘着,颓废着,就差被人遗忘了。

但是,好书的存在感就在这里:它永远站在原地,不动声色默默地等待你,等你走过了肤浅和迷乱,终于又回到自己青春和梦想开始的地方。——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欢看着盖茨比站在海边遥望黛西家码头上的绿灯;喜欢盖茨比豪宅上彻夜不明的灯光,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也喜欢盖茨比躲在这一切繁华背后的孤独和被压抑的欲望;喜欢菲茨杰拉德的语言,像涂了凡士林的柳叶刀,锋芒不露地撩开血肉;也喜欢他讲故事的方式,和精致缜密的结构。——只有在反复阅读之后,才会越来越发现它的好。

自诩为上帝之子的盖茨比,坚信自己命里有非凡的安排:只要明天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膊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可以触碰到彼岸那盏荧荧绿光,得到心中的女神。——盖茨比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自古空余恨的是他,千金换一笑的也是他,他是以梦想为战马,一路披荆斩棘的人,哪怕最终不过是一场幻灭。——今天看来这种种都很熟悉,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在年轻时,都曾经有过的梦想,都无悔付出的努力。

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版的“盖茨比”等了很久,看完后只能说,万幸,总算还没有搞砸 (同事很不以为然,说像美国版的《小时代》)!换句话说,因为形式上的成功万众瞩目,或可掩盖本质上的缺失?反正在 140分钟的华丽不知疲倦中,我没有看到任何原著中的那种夜色、缄言和孤独。——也许导演拍《红磨坊》的印迹太深了?总之所有的形式都做得太满了;又也许对我这样的“原著党”来说,任何改编似乎都难逃“貌合神离”的窠臼?唯一不算失望的就是小李,背景烟花齐放,他举起酒杯冲着你微笑的镜头一出现,心脏停跳一拍——船沉了已经那么多年,男神也老了,但他还是在梦开始的地方等你,连笑容和眼神都没变。

最后要说的是,跟作者的人生遭遇迥异,《麦田捕手》在大银幕至今未见踪影,而盖茨比却已经被热拍了好几回。——别人告诉我,知道电影要上映啦,有书商特地推出了用电影剧照做封面的书名改为《大亨小传》的小说,据说卖得很不错;也有书店正经得古板,不知从哪里淘到一批华文世界公认的经典译本、巫宁坤教授的正宗译本《了不起的盖茨比》,竟无人问津,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