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人的“消极性建议”
(2013-06-02 15:15:09)
标签:
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罗杰费德勒巩俐斯里查潘 |
分类: 网球 |
大满贯赛事的第一周,我向来是很少看的。你想想,这么多签位,加上外卡,头几轮的比赛,对手之间的排名差太远,比赛大多一边倒,鸭蛋满天飞,俺最为强调的“观赏性”在哪里?要到第二周,16强产生之后,形成势均力敌捉对厮杀的局面,方能渐入佳境。
但今年的法网,第一周居然也赚足我的眼球,最大热点,是李娜的输球发飙事件,舆论风起云涌。看前方记者的微博,据说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记者刚起身,话筒还没拿稳就已遭遇李娜一瞪,之后便一通不知所云,又被李娜连堵带呛,估计头脑已经一片空白,最后绕到“这是你参加法网以来的最差成绩,能否对中国球迷说点什么?”终于换来李娜重炮:“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我觉得很奇怪。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三叩九拜吗?向他们道歉吗?”
说实话,我挺佩服那位记者的勇气的,换了我这么怂的人,被李娜一瞪,肯定手一抖话筒掉地上了。但那位记者,被他的媒体不远万里派往巴黎,报道任务是重中之重,这时估计也只好推车撞壁,“虽然她输了球,虽然她一贯脾气臭,但我不能一声不吭啊,总得问点什么。”——我很同情他,为了工作,只好硬着头皮来讨骂,吃这碗饭的人,别人看着蛮风光,心里的憋屈,有谁知道呀?
至于他还被人批评“提问太不专业”,什么才叫“专业”?问李娜技战术吗?还是跟她探讨为什么忽然兵败如山倒?……整场新闻会的实录看下来,哪怕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你也差不多可以认定:世界上没有不专业的提问,只有愚蠢的回答。
多年前,巩俐去香港宣传新片,首次新闻会就迟到(明星迟到在内地是常见的),记者们等了又等,终于发怒了,于是集体退场。巩小姐彼时正红透半边天,到得会场见空无一人,好生纳闷,弄清原因,伤心流泪,到底还算是聪明人,她从此学会了“准时”。
泰国网球名将斯里查潘(几年前已退役),是网球史上唯一打进过前十的亚洲男选手,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而且他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受到世界性的推崇。有段时间却跟自己国家的媒体闹翻——泰国记者批评他频繁更换女友,导致成绩下滑,这可触怒了他,新闻会上当众叱骂那家媒体——泰国记者的反应也蛮绝的,统一行动,以后干脆都不去参加他的赛事新闻会了,搞得其他国家的记者很奇怪,对斯里查潘的为人做派也产生了疑问和议论,帅哥直觉吃不消,向那家媒体道了歉,事情才算了结。
于是,我这个怂人,看了很多人的辨证法观点和积极性建议之后,除了点头如鸡啄米般的表示同意,也有两点建议,取避让之势,不改怂之本色,可称做“消极性建议”。
一、建议以后的不管什么赛事,统统取消失败一方的赛后新闻会。输了比赛,谁有好心情?值此当口去往她伤口上撒盐,追根刨底问失败的原因感想之类,套用微博上骂人的话:王道何在?媒体还有人性吗?
二、如果新闻会非开不可,偏偏还碰上一个把粗鲁当作个性的“霸气牛人”,这也很正常,毕竟你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人人变成好脾气有礼貌的罗杰·费德勒——这时候,建议中国媒体向香港和泰国的同行学习,集体撤退不招惹,免得双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