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鱼
说话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793
  • 关注人气:4,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就范

(2012-06-14 12:52:03)
标签:

博客与微博

刷屏

李银河

姚晨

王菲

分类: 城市日记

最近跟同事一起出差,我特别不理解的是,同事旅途中还拿着她的白苹果不停刷屏,上微博发照片随时向大家报告行程,搞得自己跟一公众人物似的,我说你累不累啊?她说大家不都是这样吗?这是流行啊。而她也很惊讶,因为我出门相机都不带,到了地儿除了跟接待方必要的合影之外,连“到此一游”都懒得拍一张,岂不是白来了这一趟?我的解释是:在每一个现场,带着眼睛和心,足够了。——她像不认识似的盯着我看了半天,大概觉得我离精神病不远了?

我也用微博的,但是仅限于在深夜看网球赛的直播时,跟球迷网友即时交流观赛感想,有时看到很多球迷受制于条件无法看到直播,着急打听比分,我还会在微博上临时充当“比分播报员”,我打字速度快,又相对懂网球,比分之外会描述赛场气氛和球路特点之类,往往瞬间粉丝云集,表扬我是“专业化的活雷锋”,实属歪打正着,倒令我傻乎乎的颇有成就感。

除此之外,我从来不上微博,我没有那么旺盛的围观欲和发表欲,也耗不起那个时间。

我认识的一位博客写手,是个企业管理者,从2005年3月1日开始写博客到现在,一天一博,从没间断过,是个“元老博主”。他的博客流量不大,但有一些经常的读者,会定时不定时去看。我问过他,为何这么玩?不时髦,也不省心。他说:如果我们只有微博,思想就太碎片化了,这不是好事情,我们需要成主体的、成体系的思想,我们也需要留心总结与记述我们的生活与职业,从而总结自己的教训,在自己的历史中成长,留下自己的梦想来牵引自己的方向,这些都需要博客,我非常感谢博客,让我能够形成了整理思想的习惯。

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比之下,李银河教授的观点就比较激烈,她说:博客,是一种比较符合写作本意的形式,它没有任何经济动机,甚至没有“立言”的动机——就像远古先人,郁闷时仰天长啸,就是直抒胸臆。写博客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的思想;写微博则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的生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活的人不外两种:一种是孤独得厉害,另一种是自我膨胀得厉害。眼下我并没觉得孤独,也好歹没有自我膨胀,所以我只写博客,不写微博。

哈哈,这些话估计会得罪很多人,包括我的那位同事。但李银河向来是敢于振聋发聩的,对别人的辱骂,她总是一笑而过,鲜少回应,她是我最钦佩的内地学者之一。

真的,“微博女王”姚晨非洲之行的微博,仅仅12个字,“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四只羊……”,但转发不计其数,一时满城尽是数羊声。——你喜欢这样的微博和姚晨吗?反正我既不会跟着她去数羊,还从此更加坚定了,再不去理会她的微博。

王菲的微博发出一个字“安”,让她的816万粉丝如沐春风,当日晚间就转发近2.5万次。这样的粉丝在网络上有个称号——“微生物”,在我看来,王菲只是利用微博,替自己不时地忽悠人气罢了。相对歌手的王菲,我很讨厌这样的王菲——唱你的歌就是了,搞什么搞?

……

身边环境里,流行的“模子”实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人很容易“就范”,否则还觉得自己是“跟不上形势”。其实我很清楚,相对环境的强硬,人,只不过是个柔软的面团。但是,我这个面团虽然不完美,也没有什么强烈的型格和主张,就是拒绝对所有的“模子”就范。每个人,都让自己由着心性随意柔软吧,做自己认定的需要和喜欢的事,逐渐逐渐,你才会变得韧性无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尽的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