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鱼
说话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793
  • 关注人气:4,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粉丝故事

(2009-11-05 21:13:48)
标签:

粉丝文化

推手公司

钢琴王子和父亲

pk精神

粉团利益

分类: 娱眼
我一度曾经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媒体对那些明显违反做人常识的粉丝(fans)追星故事如此津津乐道?比如浓墨重彩地渲染:某男多年来搜集某女明星所有唱片碟片和纪念品,某女耗费重金要隆一个跟明星相同的鼻子,某高中生会考前夜跑去看明星演唱会,某女又为了追逐自己的偶像逼得父母倾家荡产……
好在几个做娱记的朋友帮我解开了谜团。他们说,你以为这些故事是我们写的啊?不是的!其实很多都是明星背后的“推手”公司提供、并拜托交代一定要发的。比如说,某名声赫赫的“钢琴王子”来了,署名为记者某某的长篇专访,那记者根本没写一个字,因为人家不允许任何记者单独采访“钢琴王子”,但所有的文字图片都给你准备妥当了,都出自那个公司;至于文章里着力渲染的“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都是他的粉丝”之类信息,都是根本无处查证也无需查证的;那个“王子”的父亲据说倒是很喜欢露脸,只可惜胸无点墨洋相连篇。比如某次新闻发布会,他一上来就说:“我是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来,感觉它变化好大啊!”惹得满场记者哄堂大笑,接下来他又说:“苏州作为江苏省的首都……”主持人还算机灵,急忙跳出来打断了他的口若悬河。
在那些造星者们的宣教中,当今就是一个“粉时代”,“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它的广为传播和日益盛行,逐渐成为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粉文化”,正是具有了这种文化基础和精神,粉丝现象才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迅速蔓延。他们还强调“粉丝文化”的“团队精神、率真精神、奉献精神、忠诚精神和PK精神”。一句话,为了自己的偶像及其所属的“粉团利益”,什么都要敢做——呵呵,这腔调颇熟悉呢,倒让我想起了曾经遥远的什么事情来着?
至此也就有些明白了,造星者们苦心孤诣营造的“粉丝文化”,是把很多人的盲目崇拜包装成为“个性生活方式”,再贴上“时尚”“潮流”“前卫”“反叛”等等的标签,让众人的一切行为都自觉不自觉地围绕特定中心展开,跟中了邪没什么区别,只等他们大旗一挥,就能群情沸腾、所向披靡;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其实还是那个亘古不变的商业目的,赚钱啊。
赚钱无罪,但如此“无道”坑人的赚钱方法令人愤然。犹为不良的是,经过他们的精心策划精心炮制,“粉丝”这个词已经包含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性,这使原本就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追星族,很容易被这种“粉丝文化”感染迷惑,而抵触一切“非我圈子”里的人,包括父母老师长辈等人的教育劝导,可以被他们很方便地归结为“代沟”、置之不理了事。
我非保守人士,但对如此非理性的“粉丝文化”极其营造者,甚为抗拒和不屑。因为在我的理解中,他是一个优秀歌手,我是一个真心听众;他是一个体育天才,我是一个热情观众;他是一个杰出作家,我是一个忠实读者,本该如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