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初的红土印像

(2009-05-27 23:37:37)
标签:

红土

法网

张德培

纳达尔

异想天开

分类: 网球

    我第一次走进巴黎蒙特高地的罗兰·加洛斯网球场的时候,没有法网,因为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冬天。

    眼前的一片片红土场地,似乎都很熟悉,在电视里见过,在画册上看过,更是无数次出现在我的神游遐想之中。不同的是,现在的红土上,没有球星,没有鏖战,只有四周一群群走过的不同肤色的游客,感觉就有点怪怪的,很奇特。

    国内没有如此历史悠久的赛事,所以,对一项赛事能穿越百年的风雨,依然活力四射,本身就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四处看,四处走,大部队都离开了,我一个人被拉下,居然也不着急,看时间,反正晚饭时赶回酒店也来得及,干脆关掉手机,笃定地溜达起来。

    球场四周的建筑古典优雅,别具一格,在一丛丛栗树枝叶掩映下,在广场的大理石雕像前,我请一个欧洲游客替我拍照,他很负责地连摁三张,确保质量和我的选择,然后问我“Japanese”?我摇头说不是,中国人。他会心地笑了,说“Michael Chang?”我也笑了,点头,虽然都只能说单词,但两人都懂得对方的意思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在喜欢网球的人之间,交流也很奇特,往往特别简单,也特别容易。

    确实有很多中国人因为张德培而知道了法网,继而爱上了网球。1989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17岁的张德培成为这个公开赛最年轻的单打冠军。瘦小而略带忧郁的他,像红土上的黄色精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之后的很长时间,我都会准时在电视上收看他的《张德培教网球》,并且固执地认为,只有红土场,才最适合以机敏智慧的技术见长的中国人。

    那年从法国回来几个月后,法网如期开赛,最终夺冠的是同样瘦小忧郁的费雷罗和海宁。这真是独一无二的奇特的赛事 —— 不少天王级球星在另三项大满贯赛中出尽风头,却苦苦追求法网冠军不得,比如麦肯罗、贝克尔、桑普拉斯、乃至今日的费德勒,都无一例外地留下红土之憾,没能征服红土场,法网成了许多顶级高手的滑铁卢;反之,特殊的场地也成就了无名氏升天的机会,很多法网冠军,布鲁格拉、穆斯特、库尔腾、莫亚、科斯塔、张德培、戈麦斯、高迪奥,他们的职业生涯,只有法网这一座大满贯的奖杯。

    老天其实很公平。

    “红土场是慢速球场,球会弹得很高,而且旋转很强,要求选手有很好的体能,因为得每一分板数来回都很多。”我的网球教练经常说,红土场拿冠军最难,与在硬地上用大力发球、正手抽杀就能致命不同,红土场上有另一套规则:耐心地相持、强烈的上旋球、疯狂地奔跑,不信,看看纳达尔的肌肉,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连年都是红土第一了。

    大学时代,我开始打网球,是被老师动员去的。学校里有两块网球场地,居然是外面很少见的红土场!现在想来,母校即早年的东吴大学,是教会学校,这网球场是那个时代留下的遗产吧?我参加的学校网球队每周数次在土场上练球,教练是位化学系的副教授,网球是他的业余爱好,他说,亚洲人的体质,很适合在泥地上打球。记得当时热闹的是篮球排球乒乓球,每年都有校际联赛,而我们很少有比赛的机会,因为很多学校根本没有网球队,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热情,自娱自乐也很快乐。——最近有事回去母校,特意绕到那两片网球场去怀旧,结果,那里早已经改造成了排球场,呜呼。

    早年法国传教士绝对想不到,自己在修道院空地上划出的打网球的空地,日后会成为一块特别的国际网球赛场,每年的5、6月间,拥有全世界最激烈,最浪漫、最独特的一场赛事——人类也是很奇特的,许多异想天开的创造和发明,常常就在无意之间完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