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视角|中国式民主PK美国式民主(之一)
(2022-12-13 20:13:59)【导引】“民主说白了就是说同样语言的人群协调关系发展的过程,有怎样的语言建构模式就会有怎样的政治体制……”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以下为天石先生谈中、美民主。
中国式民主PK美国式民主(之一)
——邹天石
作为一个美籍华裔艺术家,我常常对于一些人把中国式民主和美国式民主对立起来感到迷惑,在他们眼中似乎这两种民主模式是你死我活的,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符合逻辑的。
中国的统一型民主
中国历史五千年延绵不断,这种生命力来自什么?如孟子所说,这来自中国人的天下社稷责任感,无论君王和百姓都必须遵守“天意”,这种天意就体现在民意之中。
旧中国虽然有这种民意理想主义,但百姓一盘散沙,自私自利,缺少统一意志,直到新中国形成了人民政党统一领导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只是基础工作,如何让这种民意理想主义永葆青春才是根本,这就是中国式民主的天命。
美国式民主与中国式民主有根本性区别,这是一种充满裂变性的政治文化模式,它不断产生内部冲突矛盾,以矛盾的方式自我否定,达成新陈代谢,谋求扭转衰落趋势。我把中国式民主称为“统一型民主”,把美国式民主称为“裂变型民主”,从十个不同方面归纳出他们各自的民主基因,今天讲的就是“文字思维基因”。
中国人使用汉字已经三千多年,早已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汉字思维”。汉字思维方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被称为“建构模式”,一笔一划都是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组合出来的,你写错了就是错别字,对错分明,一目了然。
汉字先有字而后有读音,无论你讲哪种汉族方言,都必须按照正确的汉字发出相应的读音,也是对错分明,否则别人听不懂。汉字就是所有中国人建构思想的媒介工具,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都按照这个标准思考和表达,共同建构了这个“建构模式”。
美国的裂变型民主
中国人只要懂三千个汉字就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专业术语需要,汉字可以通过不同搭配产生几乎无穷无尽的词汇。
英语则与汉字的建构模式完全不同,它是按照语音识别形成了音符文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差异很大的流行语言词汇,尤其科技词汇每年增加上万个不止,这导致当今的美国人很难看懂一百五十年前的马克吐温小说,甚至无法读懂数百年前的沙士比亚作品。
好处是连不懂英文的小孩子也可以按照英语字母读出单词的发音,自己不懂其含义也可以让别人听懂,这造成了每天不同地方都出现新的词汇,并由新词汇产生更多的不同表达趣味,我称之为“裂变模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中国人使用汉字追求的是共同建构,而美国人追求的是个性表达,这两种思维方式最终决定了中美思想意识的巨大区别,前者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步调一致,共赢共荣,而后者追求个性张扬,相互竞争,零和游戏模式。
历史反复证明,中国人民找到了最符合自己理想的文化模式,那就是汉字建构模式。英语和其它语音模式语音一样,依然处于强烈的自我淘汰状态之中,其社会内部撕裂是必然的。民主说白了就是说同样语言的人群协调关系发展的过程,有怎样的语言建构模式就会有怎样的政治体制。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相关创作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主流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