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虽然很难,但初心与坚持不变!

【导引】“如果从34年前步入内地求学开启日后的‘有多远走多远,走多远写多远’的走遍中国做个总结,最爱的地方无疑是:北京!北京!那里有很多名师——他们给我人生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就合格的教师简单说一说。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很难
——孙雨果
“在现代中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实很难……”这是一个被领导、同事都很看好的90后老师感叹。是的,从个人的观察、研究与总结来看,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专业敬业的——尽一切努力将知识传导给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是有爱的,这份爱必须是大爱——将爱传导、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不会厚此薄彼——不偏爱哪一个,或者哪几个。
“优秀的教师既是孜孜不倦的园丁,也是默默奉献的老黄牛,既要抵御住各种诱惑、纷扰,还要对非议、苛责有强大的免疫力……”只要获得大多数具有同理、共情之心的大多数,尤其是大部分家长们理解、信任与支持,以及孩子们满满的信任、尊重与敬仰,应该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虽然很难,成为名师更加难,但再难也不应该放弃初心与努力。
“为避免健康、和谐、阳光、向上的良好教学氛围受到消极影响。我们拒绝任何形式的礼品、请吃,我们鼓励孩子之间的分享,但要量力而为,不鼓励盲目攀比。”将近八年来,站在门口拒绝了好多位家长送这送那儿的,实在拒绝不下的水果、食物——给孩子、老师共同分享。每每开学,都会在家长们送孩子时和大家重申这一点。
记得七年前一位被拒绝多次——甚至被“威胁”将礼品丢出去的家长,如今每次见面都热情的打招呼——让个人感到很真诚、亲切与满足。无需讳言,在妻在京时所负责对外接待的少年宫,以及著名的外语实验小学、品牌教育机构,也包括在北工大负责对外汉语教学,风气都特别好。以至于那些“很难被感化的韩国小留学生”(中国老师们私下语)回国多年都写信给她,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就是这样纯洁的、难忘的。
“那些贪图小利、偷奸耍滑、投机取巧者无法胜任,也不可能成为名师,这样的人只会透支未来,过早被边缘化,快速淘汰。同样,个别通过小利、请吃拉拢年轻教师的人,既是公平公正的破坏者,从利己害人出发者居心均不良……”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而言,独善其身很难,但从微环境建设来说,坚守不难。为了孩子的健康、正常成长,让我们之间的关系简单一点。
在我断断续续的《我在北京二十年》之长篇叙事中,当然是由热爱、热忱与人文、励志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的重要生命线。疫情马上进入第四个年头了,天也快放晴了,祝那里的朋友们:健康、快乐!几进几出后,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会回来的!等着我。
【关于】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记录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