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如果俄罗斯面临经济萎缩和军工萎缩双重影响,普京将不得不选择尽快和西方达成和谈协议,否则战争走向难以预料。”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以下为天石先生谈谈沉闷的俄乌战争。
俄乌战局为何越来越沉闷?
——邹天石
与一般舆论所宣扬的不同,俄乌战局出现了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那就是无论从火力配置还是战术运用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为何?
整个世界出现战力下滑
世界最尖峰战争时刻就是海湾战争,当时美国动员了各国九十万兵力,花了数十天对伊拉克地毯式轰炸,而伊拉克是个沙漠地区为主的国家,人口集中在巴格达地区,美军进入时已经没有反抗能力,给人一种世界巅峰战力的感觉。
之后,整个世界兵器都朝着精确打击、红线设置、经济战配合方向发展,因而出现了一系列战力下滑现象。俄罗斯从进攻基辅那刻就已经显露出消耗战端倪,严重高估了自己的打击能力,低估了乌克兰人的抵抗能力,白白浪费了攻破基辅的唯一最佳时机。
这个错误对于俄罗斯是十分严重的,乃至如今乌克兰地方政府依然能够运作,逐步适应了战争环境,甚至开始组织各种小规模游击战和敌后抗战,正规军也开始展示出反攻势头。
前段时间顿巴斯地区的鏖战已经过去,当时俄罗斯每天发射炮弹超过三万发,这要是变成朝鲜或越南战争阵地焦点算是比较强烈度战局,但放在辽阔的乌克兰和稀松延绵不断的战壕上几乎没有明显的损伤力度。
未来战争朝低烈度发展
更神奇的是俄罗斯和西方阵营都感受到了武器不足的压力,双方都面临着这种沉闷而低效的局面。
过去三十年中,军事媒体一直宣扬武器装备论,乃至形成了一种世界各国战力空前发展的印象,这掩盖了美军作战模式转变过程,从大国对抗变成针对局部战争定点打击,再到小股游击战模式,朝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未来战争很有可能继续朝低烈度发展。
核武成为不可逾越的战略红线后,航母编队也可能成为一种战争辅助功能设施,而不再是进攻火力主力,因为这种战争机器在反介入战力面前被边缘化了,既无法有效自我防护,也无法实现完整有效的源头打击,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中国军工发展是全球特例,以较高的性价比形成了一场新的军事战略势力,这种巨大生产能力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撑起了一股拉动作用,当年德国能够走出经济危机也是依赖了军工全面动员,苏联更是完全没有出现过经济危机。
如果俄罗斯面临经济萎缩和军工萎缩双重影响,普京将不得不选择尽快和西方达成和谈协议,否则战争走向难以预料。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相关创作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主流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