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视角|中国GDP为何被严重低估?人民币应成为国际资产储备!
(2022-05-27 08:22:32)【导引】“中国的GDP按照购买力指数已经超过美国,无须再把自己当成美国的打工仔,可以开放进口市场让人民币流向国际市场,让人民币也成为国际资产储备的一部分。”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以下为天石先生谈中国GDP为何被严重低估,以及让人民币也成为国际资产储备的一部分。
中国GDP为何被严重低估?
——邹天石
早在2014年,联合国就已经宣布中国GDP按照购买力指数超过了美国,顿时引发中国经济学界谩骂,非要说中国GDP不到美国GDP的一半。
为何被严重低估?
当时中国经济学界给出的经济发展方向就是大力增加出口换取更多外汇,同时大力发展房地产投资,以此拉动中国GDP提升。具体来说,中国每出口一美元货物,中国银行就支付中国出口商七人民币,中国银行外汇存款增加,国内的外汇占款也同时增加,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
房地产变成一块吸收外汇占款的大海绵,逐步走向泡沫化,反过来导致GDP泡沫化。GDP泡沫化本质上就是为了制造货币,制造货币就是为了发更多的债,中国债务比例很快就追上了美国,双方总债务都高达GDP的300%左右。
然而,美国可以通过美元霸权对外转嫁通胀,美元本身就是硬通货(具有商品属性),换句话说,美元其实是一种货币资产,可以当做资产储备,但人民币却一直以美元为锚,不得不进行大量美元储备,不得不一直跟随美元泡沫化发酵,最终等于通过出口给美国及全球人民输血,用地板价输出人力物力换取外汇。
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同样一只麦当劳汉堡王,在美国价格7.99美元,在中国只卖17元人民币,按照汉堡王价格指数算法,人民币兑美元的购买力至少被刻意压低了一半以上。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理解为何2014年中国GDP超美国却不被承认了;许多人害怕会因GDP高于美国而导致中国债务数额超越美国,一旦发生就会影响中国发债能力。
按照这种逻辑,中国必须一直保持低估GDP规模,一直保持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让中国债务看上去比美国债务低,中国GDP变成了躲在美国GDP身后的那头大象。归根到底,这种结果来自于人民币以美元为锚,也会因西方经济制裁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巨大风险。
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人民币自由兑换,以中国政府信用和税收作为锚,结合主要商品购买力指数实施货币稳定政策。俄罗斯反击西方经济制裁让我们大开眼界,一个江苏省GDP水平的俄罗斯竟然让卢布反败为胜。
人民币应成为国际资产储备!
中国的GDP按照购买力指数已经超过美国,无须再把自己当成美国的打工仔,可以开放进口市场让人民币流向国际市场,让人民币也成为国际资产储备的一部分。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相关创作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主流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