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传真|张爱玲与赛珍珠的差距!华裔学者谈两类不受欢迎的作家

(2022-05-19 10:54:35)

【导引】“作为美国人,赛珍珠在中国长大,她的那个在美国非常受欢迎,在二战中起到了唤起美国人同情中国人抗战的巨大作用,并改编成了电影,非常正面的看待、对待中国人。我觉得这样非常好……”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以下为知名华裔学者谈张爱玲与赛珍珠的差距,以及两类令人生厌的中国作家。为保障原汁原味,仅做简单的文字编辑。

张爱玲与赛珍珠的差距,两类不受欢迎的中国作家!

——孙雨果(整理)

对张爱玲的悲剧性人生,真的就是非常触动我,也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的同时,非常不理解,也非常不适应这么一个西方现实。可悲的是,还有很多中国人以为英文好,到了美国社会就会被接受,人家就能把我平等对待。

美国根本不是你想象的模样!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无论你在中国是个多么有名的人,到了美国之后,你无非就是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男人,你并没有任何所谓的荣誉,你也没有比人家高贵的特权,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国人很多是不明白的。

因为我们长期被西方的灌输、麻醉,可以说真的被洗脑了,很多中国人竟然把把西方社会看成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偶像,带着宗教这么一个属性的东西,这个误导的非常非常大,导致很多人有了这个偶像崇拜后,失去了自我,不会检讨、反思自我。

甚至还形成了令人无法理解的鄙视链,一大批假洋鬼子感觉自己能够接近西方人,回过头来鄙视同胞,这种心态在我认得很多中国文人当中存在。我自己回国工作的时候,我也发现因为我是美国人嘛,哎呀一大帮女孩子总喜欢围在我的周围啊,我知道这东西啊,最后都是没有好结果的,我也不愿搭理这样的女孩子。

那个时候年轻,30岁出头儿吧,虽然还没结婚呢,但内心明白反正千万别跟这样的人搅在一起。我娶的太太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人毕竟啊,人家是懂得这个东西的,人家从小在这长大,人家适应,也知道怎么对付这个社会,尤其是知道怎么对付这个白人的歧视,而一些中国女孩子到了美国呀,就一心想着当西方人,根本没有预料到那种痛苦与折磨,以及难以理解的经历,包括我自己。

我是大学毕业后就来美国的,算是应届毕业就来了,很大程度上,我来了之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文化社会上的那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至少持续了大概有两三年。当时我在学校念研究院嘛,因为那时候很年轻嘛,还容易打入一团,好像是真正到了美国人当中。但等毕业之后才发现,你要进入这个职场非常不容易的。

当然我还算幸运,考入一个非常大的一个电信公司,我就从基层干起,从培训师干到培训经理,后来,我还帮助美国公司在苏南建立了一个比较大的呼叫中心。08奥运,我还专门应邀回去帮助建立这个热线服务,单说那个翻译热线:你有什么事情咨询外国人啊,60多种语言热线,都是我帮助培训设计的。

当然,我所做的虽然不是什么大贡献,但我从小儿,包括后来到美国之后,尤其是工作之后,我都是尊重同胞、热爱祖国的,这点我自认是毫无疑问的。

张爱玲与赛珍珠巨大的差距!

说起张爱玲这个故事是很悲惨的,也从反方面证实了我们某些中国文人根本不受西方的尊重,人家也嫌弃你,可他们还死皮赖脸,叶公好龙地往上添,热脸碰到人家冷屁股上面儿没什么意义?这样的人本不该回国自吹自擂了,我最讨厌这种人。这种“无比伟大”太可笑,更太可悲了。

也包括一些艺术界的所谓“名人”,在国外就卖几张画儿,回去就胡吹乱吹,有的画儿还是自己花钱,所谓买家啊——无非就是找了一个托儿托起来,然后回国乱吹,这种人有见过,很讨厌的。

具体到张爱玲所写得东西,不能说她是一个很差劲的文人,也不能否认写得东西有她的特色,有她的魅力,但是她仅仅适合所谓的“海派”小资,而那个圈子实在太小了,那个味道就是国内一小帮人而已。个别人故意把她抬得太高——消费张爱玲这么一个悲惨人物,即使在国内毫无意义,到了国外更没有什么名气,自然只有恶心中国人这一负面影响了。

相反,你看人家赛珍珠,美国人在中国长大,这个女作家,她写的那个《大地》就在美国非常受欢迎,在二战中起到了唤起美国人同情中国人抗战的巨大作用,并改编成了电影,我觉得这样非常好,非常正面的看待、对待中国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人作品的好坏,看法比较直观。

《大地》里头写得那个中国男人,和女人如何艰难,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怎么能够维持一个家庭在农村的生活,写的非常朴实,没有夸张,但给人强大的激发力量,很正面。再看看张爱玲,整天就是那种那种官宦没落家庭的情调,无病呻吟、娇柔造作,就那种小情调、那种货色,不光我,所有爱祖国、爱同胞的华人都是看不上的。

两类中国作家最令人生厌!

中国作家最令海外华人生厌。一类是像莫X这种男作家——老家伙,专门儿写中国农村那种落后的,呆滞的愚昧的东西,想取悦外国人,还有一种就是什么上海的“美女作家”,不是花里胡哨的,就是打情骂俏的,什么花边新闻、擦边球的那种,真得很无聊也很无趣,更是丑化了中国人。

最后,也不否认,或许我这个人呢,因为受了美国人的某种影响,非常看不上什么上面两种人写得那些东西,我的老师说这些都是给中国人丢脸的。

【关于】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记录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