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真|华裔学者谈张爱玲与新公知叶公好龙酿成的人生悲剧
(2022-05-16 10:13:21)【导引】“某些中国知识分子就是叶公好龙、臆想连连,自己本不是一块好材料,却非常崇拜美国,臆想到了美国会给予他们妄想能够得到的……”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就张爱玲、新公知的叶公好龙所酿成的人生悲剧,一获取财务自由,尤其是爱祖国、爱同胞的华人学者的观察与反思。
张爱玲与新公知叶公好龙酿成的人生悲剧
——孙雨果(整理)
最近我仔细梳理了张爱玲的相关经历,对中国知识分子赴美的种种悲剧唏嘘无比。张爱玲在华人社会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女作家,她50年代初就来到了美国。她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移民美国之后所遭遇的困境——非常典型的这么一个人物,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张爱玲的叶公好龙
毋庸置疑,张爱玲在国内是非常出名的,她30岁之前就已经成名,堪称天才型女作家。令人没想到的是,张爱玲到了美国之后,嫁给了一个比他大三十岁的一个波兰作家,没想到还怀孕了。而这个作家呢,养不起孩子,就强迫她打胎,四个月的婴儿给打掉了,张爱玲非常心疼
这个老作家中风好多年,张爱玲一直伺候他到死。后来,张爱玲就孤独一人,她曾经是写一些剧本,在港、台等地发表,但一直都不是很红,生活非常非常拮据。张爱玲缺乏基本的自理、持家能力,都不会自己煮吃的,饿的很瘦很瘦,加之张爱玲有忧郁症,经常要搬家——总是怕人家跟踪他,总共搬了180多次家。最后孤独地死在一个公寓里头,死的非常惨。
没想到,几十年之后,有一些人还写那种张爱玲多伟大之类无聊也可悲的东西。新中国成立之后,著名作家夏衍曾要求张爱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没想到张爱玲一看很多人坐在那儿开会,竟然说什么“哎呀,要开会统一思想,那那就不能创作啊”。随后,张爱玲就去了香港,又从香港去美国。
张爱玲本以为到了美国就有了所谓的自由,就能获得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会走向她所谓的成功之路,最后,当然完全不是她自己所幻想的那种,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就这样走上了一个人生悲剧。
新公知依然叶公好龙
某些中国知识分子就是叶公好龙、臆想连连,自己本不是一块好材料,却非常崇拜美国,臆想到了美国会给予他们妄想能够得到的。说实话,到了美国之后才知道能闯出来何其难啊。
在美国,华人混出头非常不容易,我虽然不是很勤快的人,但是我至少赢得了财务自由,这在华人当中是不多的,归结起来:算是自己运气好,以及有点儿真本事,才能谋出这一条生路。再看看周边被迫失业的,大部分真是找不着工作,甚至博士毕业了也找不着工作,北京上海来的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领救济的多了去了,有的人靠侮辱祖国和同胞当公知刷存在,非常可悲、可气。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大部分在美国立住脚的,反而是那些在国内干力气活儿的大老粗,比如电工、装修工等,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能吃苦就熬了下来,凭力气谋生嘛。反而是那些在国内牛得不行的,靠打着崇洋媚外招牌,并能够留学的,到了美国之后完全没有生存能力。最典型的就是那个叫什么木的公知,到了美国就是在办公室里打杂的一个,还总嫌自己的工资不高,慢慢地,这厮不崇美了,又整天唱衰起美国来了。
当然,很多美国华人非常看不起这种人:你在国内靠赞美美国吃香喝辣那么久,到了美国之后啊,就你这本事,你又开始唱衰美国也不见得就说能说明你自己多么好!就你那点儿P本事,理所应当你就该受到这种待遇,就该遭受到这种困境。也不能说美国完全偏心就是让你自己受苦受难,如果到美国的都是叶公好龙也不行。这种人也就更没资格骂美国了。
【关于】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记录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