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那些在晚辈面前卑微的长辈?怎么让孩子们真正学会自立、自强与自尊!

标签:
尽显卑微的长辈 |
【导引】为什么很多父母等长辈在晚辈面前那么卑微?我们的孩子又怎么丧失了自立、自强与自尊?不思考、不对照、不改正真心不行。
拿什么拯救那些在晚辈面前卑微的长辈?
——孙雨果
近日,一则“留学生因生活费不足辱骂父亲”的话题引起了社交媒体的广泛讨论。在被曝光的聊天记录中,父女二人因为一万元的生活费产生争执,随后女儿在聊天群内发布了辱骂父亲的内容,被人将此聊天记录发布在了社交平台。
从聊天记录看到,父亲的晚饭只是普通的鸡蛋羹和小菜,女儿则抱怨自己吃饭营养不均衡。之后,女儿还在一微信群内发了辱骂自己父亲的内容,“用了50欧元就大清早跟我吵架的恶心玩意。”该对话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很多网友心疼该父亲。
为什么很多父母等长辈在晚辈面前那么卑微?我们的孩子又怎么丧失了自立自强?从社会学与家庭教育上简单谈两点。
在晚辈面前的自卑从何而来?
“不光要名牌手机、电脑,还要在上大学前考驾照买车,而他和父母都靠啃老——爷爷奶奶的退休金过日子!”一个非常正直、坚强的老友——某三线城市的退休老哥,在大孙子上大学后微信说出了自己的苦闷,“真不理解现在的孩子咋这样……”。
“老伴与儿子、儿媳妇多年抱怨我没本事,就靠死工资,怪我不会贪,没给他们好的职业,也没给他们太多钱。儿子拿着我的工资卡,儿媳妇和别人攀比,孙子和儿媳妇对老伴一点都不尊重……”老子对儿子卑微,儿子对孙子卑微,最终两代人拿出大半积蓄,终于把孩子送进了大学。
说实话,个人对“年轻时打老人,老时讹诈年轻人”的那么一两代人不是很感冒,对他们一路zuo过来的言传身教——能不能教育好后代,以及他们的晚景一直不乐观,但对他们老时在儿、孙面前的卑微倒是大出意外。但想到开什么花就会结什么果,又感觉到正常了。
“因为自己的无能,上诘责自己的父母,中对伴侣无休止的攀比和欲望无原则迁就,下对儿女尽显卑微,不过是井底之蛙的小农们悲惨之延续。不必哀其不幸,也不必恨其不争……”每每看到上不孝敬老人,甚至谩骂殴打,下对败家女、不肖子的犯贱,都很不屑:子为中山狼,对外软骨、对内凶残都是猥琐的小农环境娇惯出来的。
你的孩子怎么丧失的自立自强?
“一年级还没学会擦屁股——要憋回家大便,妈妈把老师当成使唤丫头,让老师教会自己的儿子怎么擦屁股……”按照启蒙教育阶段生活、学习习惯培养,正常的家庭最晚也会在孩子上中班时就教会这一基本能力了,这样的笑话是不该出现的。然而,矫情与无知让孩子承受了不必要的苦恼,也销蚀了难得的孩子们宝贵的自信心。
“选择性失明与选择性失聪,只想听到对自己孩子的夸张赞美和无度溺爱,却刻意忽视与回避着孩子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先天的缺陷,以至于在自欺与侥幸之中,丧失了宝贵的矫正期……”正常的家庭自然和谐——后代健康茁壮,不幸的家庭重复犯错——害己害人害子孙。当老师苦口婆心的引导与反馈遭遇冷漠,甚至反感之后,不得不哀叹:人的命天注定!孩子投胎在哪个家庭太重要了。
相关调查发现,造成孩子丧失自立、自强与自尊的,基本出自三类家庭:一是不明白、不理解、不重视正常成长之重要,造成相关基因没有及时激活进而坏死;二是把孩子当宠物过度娇宠——也希望幼儿园、学校甚至社会如此;三是,土鳖、暴发户搞特殊心理作祟,造成孩子刁蛮不化——与正常人相比缺一根弦。
你的孩子怎么丧失的自立、自强与自尊?不思考、不对照、不改正真心不行。
【关于】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记录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