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信仰放一起比,虚构话语权的西方无法表达真实,更不代表真理!

标签:
天石说如何与西方人辩论 |
【导引】“中西方文化区别是根本性的,也是无解的,与其硬骂回去,不如把双方不同信仰摆在一起对比,让西方人明白他们只是在虚构话语权,并非表达真实,更不代表真理。”天石说。
如何与西方人辩论?
——邹天石
当中国人与西方人辩论时往往被对方气势吓住,尤其在涉及意识形态话题中更是如此。
真实与虚构
这和中、西教育有一定关系,与中西文化习惯更有直接关系。中国文化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说话要说真话,客套话也要说的真诚,越真实越让说话的人心里安然踏实。
但是西方文化对于真实和真诚的观念不同,如著名英国哲学家休谟很早就质疑因果关系的可靠性,认为逻辑推理本身无法真正确保真实性。
近代哲学家维根斯坦认为人类语言缺少表达真实的精确度,哲学争议是由语言问题引起的。德国近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试图把语言表达提升到一个超逻辑超理性维度运用,诸如此类,凸显了西方人对于真实的怀疑和反思。
中国人从一开始就已经明白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创造了易经智慧,以“道”替代“规“,以“情”替代”理”,以“人”替代“法”,形成了一套中庸之道思维方式,这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
种族主义的根源
西方文明起源于宗教,三教同源于犹太教,这种宗教起源于人们虚构的神话故事,形成了一套上帝和人类之间的虚拟互动关系,信徒必须从小学习熟记并讲解这些虚构故事,培养了一种虚构事实的高超能力。
这种虚构在西方人眼中变成了真诚表达,因为他们的确相信了自己的神话故事,对于任何持不信态度或反对意见者会产生极端反感,认为这触动了他们内心的忌讳。
例如,人权这个概念西方人总是挂在嘴边,但这个概念是来自基督教思想的,它认为上帝按照自己模样造出人类,欧洲白人是上帝的选民,那么欧洲人天生具备高人一等的权力,有权管理处置其他非白人族群和天下万物,只有白人才有权认定其他族群的人权资格。
种族主义恰恰源于此。
无解的文化冲突
中国人对于人权的观念是没有上帝这个先决前提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就是自然生命体,无善恶之分,人人平等,贵贱和素养都是后天形成的,谁也没有权力剥夺他人的人格平等身份。每当中国人讲人权都是从保障实际生活水平入手,从安全和健康进入对话。
而西方人总是从意识形态入手,用西方神学思想当标签贴到中国人脸上,按照西方唯我独尊的逻辑诋毁中国人的人格,动辄诋毁中国人侵犯少数民或特定人群的人权,却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毫无自省,或者只是轻描淡写敷衍了事,这种粗暴行为让中国人十分愤怒,也很讶异。
如何化解这种文化冲突呢?我认为某些中西方文化区别是根本性的,也是无解的,与其硬骂回去不如把双方不同信仰摆在一起对比,让西方人明白他们只是在虚构话语权,并非表达真实,更不代表真理。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