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石看世界 |
【导引】“美国人同样各种族相互歧视、排斥,唯独世界上最大民族汉族自我歧视,硬把西方民族当成了审美标杆,难道不值得深思吗?美国做过一次调查,发现黑人孩子都说白人芭比娃娃比黑人芭比娃娃漂亮,引发全国辩论,中国人也应当讨论一下同样问题了。”天石说……
《审美与信仰》
——天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可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味,这种品味能够引起这种文化内部所有人的共鸣。
“神性”的内化
每个民族起初都是按照自我主体形象形成审美标准的,例如,北魏人做的佛像是按照本民族相貌塑造的,完全摆脱了印度和中亚人模样。何为?宗教信仰的本质就是“自我塑造”,要的就是把“神性”注入人性中,信徒仰慕菩萨也是自我描绘成“菩萨”的过程,画师描绘菩萨也是自我描绘的过程,神性由此被人内化了。
西方一神论尤其注重这种自我主体意识塑造,圣经一开始就说“上帝按照自己样子造了人”,换句话说就是“人必须像上帝模样”,上帝是一个意念所构成的“无形样子”,却能够通过每个信徒自我主体意识塑造而把神像注入人性中,成为信徒的自尊自爱自重标杆。
殖民者的先入为主!
西方殖民主义者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先入为主地把上帝塑造成了白种人,通过这种白人偶像崇拜方式逐步取代了被殖民的人民的自我主体意识能力,让这些人民沉迷在西方白人偶像之中,以西方为尊,以西方为美,以西方为主宰,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这种西方文化入侵。
西方文化表面上看像是一种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审美观念,本质上却是极端排他性质的一神论思维,这点看看《文明冲突》就一目了然。
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却是十分含蓄而深沉的,儒释道讲述的是个人的超越而不是集体超越,没有摩西那种带领全民族摆脱奴役的英雄史诗,但是我们如今面对的是西方审美对中国整个民族自我主体意识的打压,何去何从大家应当警醒和反思。
最大民族的思考……
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西部民族模样,前有热巴,后有丁真,或许以后会是塔吉克人,这是一种审美标准变迁。
想当年唐朝的波斯人画像都是丑如漫画卡通人物,汉人都是衣冠楚楚相貌堂堂,如今却颠倒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印度人有种姓制度,雅利安人歧视深肤色种姓人群。
美国人同样各种族相互歧视、排斥,唯独世界上最大民族汉族自我歧视,硬把西方民族当成了审美标杆,难道不值得深思吗?美国做过一次调查,发现黑人孩子都说白人芭比娃娃比黑人芭比娃娃漂亮,引发全国辩论,中国人也应当讨论一下同样问题了。
【关于】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