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思齐+淘淘”、“彦霖+朱小弟”姐弟与“菲菲+菱菱”姐妹都是学堂的娃儿,就“做好启蒙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也包括生活习惯,千方百计给孩子创造历练机会……”,可谓初见就与几位家长达成了共识,娃儿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最为乐见的。 Selina
Huang是美国Brimmer and
May中学七年级学生,曾为胡老师的学生——感情非同一般,作为“汉风唐韵——长安长歌行”的志愿者、志愿者, Selina不仅是合格的小帮手,还是胜任的小导师、小榜样,和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一高品质研学夏令营活动……
A.感受西安文化(覃思齐——琅西小学五年级)
2019.7.15,我们在慧心学堂胡老师的带领下,成功抵达西安。
最让我难忘的是参观兵马俑。有三个俑坑,一号俑坑最壮观,一个个兵马俑身形魁梧,做工精致,栩栩如生,那眼睛似乎还闪着光,脸上的皱纹,手上的指纹掌纹和每一个关节都是那么的细致,让人不禁连连感叹……
据说在出土时,它们并不是现在的灰色,而是五彩斑斓,如同活了似的。但在十秒内,通过氧气的氧化,它们逐渐呈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白灰色
。也有另一个原因,兵马俑埋葬处靠近南山,南山曾山洪暴发,水沁入土内,经过洪水浸泡,颜色逐渐消失,部分俑被挖出来时,人们发现土内水深最高达到1.2米,因此,有颜色的兵马俑是非常珍贵的。
我们看到了兵马俑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是一个跪射俑,顾名思义,是一个跪着射箭的兵马俑,它是被发现后保存最完整的兵马俑,只经过了简单的修复,且背后的铠甲上还有颜色的痕迹,红色的腰带显而易见。由于是单独展出的俑,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他的做工很精细,扎起来的头发甚至可以看到一根根的发丝,这也就是兵马俑为什么可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原因。
在我观赏兵马俑时,看到不少兵马俑没有头,本以为是因为它们还未被修复完成,但导游告诉我们,部分兵马俑之所以没有头,是因为江湖谣言很多,有人说兵马俑里面有真人,有人说兵马俑里面有古人的灵魂等等,人们为了辟谣,把兵马俑的头卸了下来,向人们证明里面什么都没有,是古代手艺人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谣言都是骗人的。
此外,有一个传统活动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剪纸。红彤彤的纸,一次次地对折,拿起剪刀左四刀,右四刀,被剪掉的部分慢慢落下来,就这样一刀又一刀,我们剪的“囍”就成功了,红色的囍,吉祥又如意,美极了。
这次的旅途很难忘,有美景,有美食,身旁还有伙伴,这样的旅行是最快乐的,每天回到酒店,倒下便可以睡着,甚至晚上我们还在床上一起玩谁是卧底,这段时光真的很难忘,我也认识了不少朋友,谢谢学堂给我带来了这么丰富的旅行,明年的旅途希望还能见到你们……
【思齐笔记】跟着学堂游学真的很奇妙,总有一小断过程中会抱怨着,玩完一天后累的可以在车上睡着,总期盼着回家,但回到家了,又很怀念那一段时光,怀念着跟伙伴打闹的时光,怀念四个人睡在一起的时光,怀念和朋友一起撑一把伞的时光....回到家心情五味杂陈,甚至在敲着字都是哭着打完的,明年暑假,希望还能看到你们。(2019.7.21)
B.半坡博物馆记(朱彦霖——南宁凤翔小学五年级)
参加“汉风唐韵——长安长歌行”夏令营的第二天,和研学导师、同学与志愿者们一起冒雨去了半坡博物馆,那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市浐河东岸,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五万平方米,发掘的时候总计发现了45座房屋的遗迹、2座圈栏、200多个窖穴、6座陶窖遗,和250多座墓葬,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一万多件。半坡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在博物馆中498件一级文化文物中“人面鱼纹盆”是他们之中最拔尖的一个,我第一眼见到它就觉得它很特别。“人面鱼纹盆”是圆形的,内部的图案很奇特,图案上有一张人脸,人脸的上、左、右都有着三条像鱼尾巴一样东西,在它的对面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图案,在它的左右两旁是一个四条鱼拼起来的图案,头部刚好拼出一个正方形。
半坡人之所以会在盆做这样的图案是因为他们非常崇拜“鱼”,因为鱼总能在水里游来游去,不会被别人逼迫,而且还能很好地繁殖后代,后代也能很好地成长,故而当时的人们佷崇拜鱼。因为“人面鱼纹盆”的珍贵性,所以它从未出馆到别的地方展览,是半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半坡博物馆中,另外一个让感兴趣的是当时的埋葬制度,因为从他们的埋葬制度中就可以看出以前的社会制度。比如以前氏族成员集体埋葬在公共墓地,葬坑的排列组合与布局是一样的,体现出每个氏族成员,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会受到社会组织的约束。在葬制中出现的二次多人合葬、女性厚葬、母子葬等,都反映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情况。
若有人问“二次多人合葬是什么意思?怎么能表现出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情况呢?”,原因是这样的,“二次”指的是二次葬,就是将一个人埋葬后等他的皮肉腐烂之后,再把骨头拿来清洗再次进行埋葬。而二次多人合葬的意思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进行二次埋葬。
在半坡遗址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位小女孩的墓,据说墓里有七十九件文物,每一件陪葬品都是精美无比,可以看出这个女孩的地位很高,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尊重……
参观完半坡博物馆,我们还体验了钻木取火、植物锤染、陶器打孔等,通过这些我了解到了当时的社会和我们现在的一些不同之处,也使我对考古产生了些许兴趣……
C.西安行秦俑情(何钒菲——南宁天桃小学五年级)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让我跟随“汉风唐韵——长安长歌行”夏令营前往西安研学。很早以前我就从书上看到过关于古都西安的介绍,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曾有13个历史王朝在此定都,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它见证了古代大唐的繁盛,见证了近代第二次国共携手抗日的西安事变,是现代丝绸之路的中心起点,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出发的前一夜我十分激动,整晚都没合眼,对这次旅行我充满了期盼。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收拾好行李前往西安。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航程,终于来到了古都西安。我们安排好住宿,便急急坐上巴士。
在巴士里透过窗户看见大街上人流涌动,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羊肉味,两旁到处都是回民小吃:羊肉夹馍、羊肉泡馍、羊肉······让人目不暇接;老白家、老马家、老海家······一块块金字招牌下站着热情的带着小白帽的回民伙计,不断地大声吆喝,每家店铺中都坐满了食客。我们d到饭店好不容易找到空位坐下,伙计很快为我们端上了当地特色美食,西安的美味给我留下了浓重的第一印象!
次日,我们前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掘,迄今已开发了三个俑坑供游人参观。人们常说“地下文物看陕西,陕西文物看西安”,就是出于此。
一号坑是目前发掘出最大、最完整的兵俑阵,里面兵马俑神态各异,造型逼真:威武的将军俑、自然的持戈俑、严肃的驾车俑、规范的射手俑都栩栩如生。庞大的军阵一应俱全,数千兵俑好像随时准备一跃而出奋勇作战。让我不禁叹服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
三号坑处于边发掘边开放的状态,我有幸看到了考古人员复原兵马俑的现场操作,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短短的七天西安之行很快过去了,虽然时间不长,但西安已用它的美食和历史古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用一次用研学留下的不仅是西安行、秦俑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读好万卷书,才能行好万里路……
D.品 味 长
安(Selina
Huang——美国Brimmer and May中学七年级)
西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漫步于此,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历代王朝的人与事儿仿佛瞬间在眼前循环放映……
长安——长治久安。13个朝代在此建立。明城墙、大雁塔、大明宫处处体现着西安曾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辉煌。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拓疆土,使后世皇帝难以超越;刘邦,豁达大度、励精图治,为中国统一又一次做出突出贡献;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路者,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化传播至西域,大大促进了中、西方的文明交流。
秦腔,粗犷又不失恰到好处细腻的是那样深刻,演员通过他们的动作、神态和精湛的唱功,将人物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早已不仅是三秦大地的文化精华。大街小巷不时会看见老人提着收音机一边听着秦腔,一边哼着小曲儿。
皮影戏就更加有趣了,专业的老艺人在幕布后操作小木棍,嘴里唱着陕西的方言,幕布前的皮影角色“活”了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观众席上的我们无不为他们拍手叫好。
兵马俑更是独具匠心。它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库——文治武功集之大成,工匠们将曾见过的所有人的五官随意组合,雕刻出一个个五官精致,威武高大的兵马俑。在那成千上万的兵马俑中,我们惊奇的发现竟会有和我们长相十分相似的俑。我们亲手制作了兵马俑,要想做出精美又没有裂缝的俑,真是一件几乎难以达到的事儿,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了古人不是一般的心灵手巧。
西安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饮食文化的名城。西安的面食真是吃一口就让人流连忘返。路边摊卖的肉夹馍,大老远就闻到一股香味。买来一个咬下一口,嗯~馍香味浓,回味无穷。
永兴坊作为西安的网红打卡地,可谓收藏了最为王牌的美味佳肴——biángbiáng面。“最好吃的面,最难写的字”,我们有幸体验了一把biángbiáng面的做法,厨师教我们把面上下甩动敲打在案板上,发出biángbiáng的声音便是它耳熟能详名字的由来。
将biángbiáng面放入锅里煮熟后,加入胡萝卜、豆芽、青菜、西红柿彻底达到了色香味俱全,最后再泼上辣椒油——搭配劲道的面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大部分来吃面的游客至少要吃上两大碗才算够……
如果说中国是一棵参天大树,西安无疑就是深植于沃土的根。那里曾经发生的每一件事,以及每一件物,都铭刻着华夏文明久远的辉煌与璀璨。西安需要我们回味,更要慢慢品味……
【感谢】“汉风唐韵——长安长歌行”系列文萃——到此编辑、发布完成了。感谢腾讯、凤凰、新浪的小伙伴们与我们共创优质内容——共同存文、存照。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从来不“唯成绩论”,而是在心智完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特质增强全面素养,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坚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