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空姐遭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武装部长方大国殴打事件还不算“圆满”,尽管广州越秀区委宣传部在初步调查后,认定方“未打”空姐(其调查资格与权威性姑且不论)。在微博上纷纷传言遭遇“噤声”、“恐吓”,“第三方”声音寥寥中,新华社广东分社、《中国网事》记者在同机的非洲留学生多班,以及部分有良知的国内乘客的佐证下,经过严谨、深入的调查,复原的真相与越秀官方版“未打论”竟然大相径庭,同时,方妻事后的自残、自毁等撒泼闹剧也被无情的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根据多班的讲述,我们既知道了方大国“酒气很大”,也知道了方“伸手捏住了空姐的手臂”,更听到了方夫人“如果没有我们,你连饭都没有的吃”的满身刁蛮,更从多班那里看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捏得很重,但我看到了空姐手臂上的伤痕”。令人失望的是,不管是捏,还是掐,出现伤痕必然是施暴的结果(自残、自毁除外!),轻易下“未打”的结论,不但草率,也不够妥当,特别是我们的宣传主管部门主持的调查更应慎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发生的“大桥垮塌”、“延安车祸”、“打空姐”这三起恶性事件中,官方的声音要么“不见人下来”,要么“楼梯都不响”,甚至很轻率,也很草率,造成公众的疑虑和反弹情绪非常大,以至于恶劣事件造成的伤痛成为了配角,“(戴)表哥”因为“傻笑”、“(戴)表嫂”因为武断与轻率,均成为了网民发泄不满的目标,并蹿升为“主角”,“网络反腐”超过了相关公共事件本身的关注度,再一次“喧宾夺主”。
发人深思的是,新华社广东分社“
一、你们果真做了全面、客观的调查吗,如果没有,为何仓促公布调查结果?二、你们是否因为调查手段不足而遭遇‘被蒙蔽’,如果是,谁在蒙蔽你们?三、你们的调查所获果真形同公布的情况吗,如果不是,这是为什么?”直逼实质的三问,不但揭示了部分地方官方权威性一再被玷污,进而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所在,也为官方还原真相,挽回公信提供了镜鉴,忠言逆耳利于行,能否采信并践行,不但考验着部分官员执政为民的坚定性,更考验着他们面对亲、疏必须具备的襟怀。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不管是现代公共管理学,还是现代公共经济学,都从古典哲学吸收了巨大的养分,并持续发扬光大着,无论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还是“所亲者有罪必罚”,无不强调着“公正为帅”的基本要义,告诫着我们面对亲属,乃至朋党的作奸犯科必须维护的底线和原则。关乎大桥、车祸、空姐,人民始终惦记着真相与公信的回归(而不是全靠外国友人的帮助……),尤其是对相关肇事者的责任追究,我们暂且可以放弃对部分官员的“所恶者有功必赏”的较高胸怀与道德要求。
最后再说上两句:谣言不但止于智者,更平于德者,和谐发展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德政工程,唯有不懈累积积极因素,遏制消极因素,才能演变成巨大的生产力,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应该认真倾听每一个受伤害者的呻吟与呼唤(空姐这样的“高级服务员”亦然!),并虔诚的抚慰亡灵,不再重蹈此类管理之殇的覆辙才是正道。
本篇已刊登在上海金融报语论版上,刊登标题为“网络反腐”曝信任危机
,此为完整稿,为了保障约稿、独家等要求,未经允许,请勿刊载,或转载,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