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果:“爱心接力”缘何遭遇局长“愧疚”?
(2012-08-19 21:46:55)
标签:
爱心接力局长愧疚杂谈 |
分类: D.雨果专栏·公益中国 |
谁都没有想到,在山东诸多媒体与众多网友对白血病女孩李海迪的“爱心接力”行将完成一半医疗费用时,却遭遇到了“意外”,当潍坊市民政局以及潍坊市慈善总会助力,也向李海迪伸出援助之手,却因官方号召爱心企业募捐的预期效果不太理想,潍坊市民政局局长吴海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同情并感愧疚”,并号召“潍坊爱心企业仍需加油”。(相关背景综合齐鲁晚报等)
我们注意到,最早发起“一人一百,凑足6000人”微博救助口号的是一名叫于泳的博友,7月17日,发现李海迪微博求助的潍坊博友“鸢都师兄语录”,以及薛蛮子等慈善名人也加入了进来,开始了“凑足60万”的接力与扩散,7月23日,山东媒体开始介入,号召为其募捐。随后,潍坊市民政局局长吴海源在7月27日接受潍坊电台采访时表态“将尽快组织潍坊市慈善总会协调爱心会员企业,为李海迪慈善募捐,凑齐手术费用”。
我们发现,在吴局长“愧疚”,半官方的慈善总会对“预期效果不太理想”同样尴尬,潍坊慈善总会马全海会长坦言“面对不少网友以及爱心市民的质问,他们压力很大”、“没有想到募捐会这么不顺利”,并认为“潍坊市民、企业的慈善之心都表现比较积极,但慈善环境还远没有达到大众预期的水平”。
发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短短时间里,“微博接力”与媒体助力不但为李海迪筹集到了将近30万元(根据李海迪微博公布的最新善款总额),也给这个身患白血病的女孩带来了生的希望?而由民政局与慈善总会向潍坊爱心企业发出号召后,却仅仅收到7万余元的善款?如此巨大的反差,恐怕不能用“慈善环境还远没有达到大众预期的水平”,就能简单概括了。
需要警醒的是,由于“渠道的狭窄”,尤其是缺乏必要的公开、透明,由此造成的疑虑和不信任,不但压制了广大群体的“慈善冲动”,也使亟需帮助的另一庞大群体的切实困难无法得到解决,加之最近几年来,天价餐、天价帐篷,特别是两个“美美”乱显摆与瞎招摇的不了了之,给慈善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慈善公信力的伤害还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我们从“李海迪后半段”官方与半官方部门、机构的遭遇可见一斑。
最后特别说上两句,“官民齐上阵,慈善才完整”、“慈善本来就应该与爱心捆绑在一起”的,关乎慈善,本身就是全民参与、人人有份的崇高事业,面对一个年轻的生命,当诸多个体满怀热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不能除了“同情并愧疚”之后再无办法,比如福彩、新农合本身就出自“扶危济困”而设立的,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面前,要想挽回一个生命,我们有的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