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雨果云录
雨果云录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247
  • 关注人气:5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雨果:参与新京报网和深圳卫视的初次合作(断想二)

(2009-11-16 17:32:54)
标签:

电视

深圳卫视

新京报

拙见

尹乃菁

台湾

杂谈

分类: D.雨果专栏·公益中国
   一天的忙碌之后,终于可以坐下来看一下电视,看下中央二《经济半小时》、中央四的《海峡两岸》和如今参与过的深圳卫视的《22度观察》。
  说起话题类节目(含政论等),本人确实非常欣赏中央四李红和柴璐主持的《海峡两岸》,尤其是其中的王牌嘉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的江岷钦教授,台湾著名评论人黎剑南先生,还有台湾那个又细、又嫩、又粉、又毒的尹乃菁的舌头。
  而说起江教授的相关评论,你不能被他博大的旁证做引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所折服,当你听他的幽默、诙谐,又显辛辣的评论,深深的震动你,也促使你明白这时评的讲坛不是任何人想登就等的(也包括我们某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当然,也让你深刻的懂得,有理不在声高,也不必一贯,或者刻意的扮演着什么道德判官、正义守护神之类的角色(正如我们大陆的某些官员,也包括那些乐于走场、走秀的“专家”、学者们正在扮演的那样),也让你深刻的明白,所谓的专家并一定资历很老——老的满脸斑驳(当然了,江教授细皮嫩肉,一方面要拜南国水量充沛的滋养,另外也要钦佩人家专心学问的那份“静”界,只有专了,心态,那年轻的心态才能保持的持久!),也不一定带着什么闪亮的头衔——只要你把我们文化中最为深厚的那一面解读出来就够了,当然,要娓娓道来,不必那么大嗓门,和壮汉敲诈一样,粗俗的令人生厌,这是我们大陆的某些“专家”、学者必须认真向对岸学习的地方,简单的说,如果您还想保持走场、作秀的“生命力”的话!那就最好关门好好把书读明白,把学问做明白再出来,再上讲台,一个江岷钦教授就值得诸位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这是孙某人必须要提醒我们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毕竟,你们属于掌握话语的既得利益集团——你们提升素质对中国的新闻传播具有正面意义,尤为重要的是,老做滥竽可以,但想长期在大雅之堂充数恐怕好梦难久!
  当然,黎剑南先生、尹乃菁小姐对我们媒体人,尤其是媒体评论人的榜样作用最为值得我们大陆的媒体同行借鉴和学习,虽然,两岸的体制不同,我们不可能像我们对岸的同行评判起来无所顾忌,但是,我们在加深自身业务素养、修养方面上——必须向对岸的同行学习,虽然,评论、谈话类节目不该是简单的骂战,我们不容否认,现阶段海峡两岸的相关传播共性的地方就是——都在进行着骂战,但是,这该怎么“骂”,怎么“打”彰显出品性、层次的差别,至少,要有点简单的修养,还要不能太“明白”——刻意回避本质问题,不能裹挟私欲,仅仅通过“霸占”各种平台,为了拉帮结派——图一时的口舌之快,或者拜网络兴起——纠集成立新的黑社会,都不会太长久的,这是孙某人综合最近以来的相关“骂战”提供给诸位有相关平台支持的媒体人的拙见!
   我们必须承认,《22度观察》由温和、倾听、和善的刘仪伟先生来主持,必然能弘扬深圳这个北纬22度的先锋城市的先锋理念,也必然在相关的精彩抛砖中达到“我观察”的宏大效果,“断想一”没有敢品评刘先生的主持,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是,大家都知道孙某人充其量就是很明白平面、广播、网络——电视真不是很明白,所以,对电视的同行们怀着敬畏的态度很好——也有利于雨果接受任何新事物;其二呢,就是“眼见为实”的世故使然,等节目播出之后再说上那么几句吧……
  最后,看到自己那张“老脸”能出来很是错愕,因为本人毕竟指出了荆州那片水域的水霸“从开业到现在,完全具备黑社会‘长期享受暴利不交税’的相关特征”的,以本人的媒体感觉,和现场相关专家的谈话重点,说实话,本人参加完之后就感觉肯定要剪辑处理掉的,真的没想到,该栏目的同仁对实事求是的坚持那么超乎寻常,钦佩中!
  09特别提醒,建议我们再次参加电视的观察家朋友们注意三点:尽量穿鲜艳的衣服,注意灯光和角度等,参加节目前尽量用湿纸巾滋润下面部(看到刘仪伟的工作人员类似举措的相关启发),不然就会显示老态,虽然我确实显老,但不应该显得那么老,权作笑话了哈……
  以上愚见、拙见仅供朋友们参考和进步,欠妥之处望不幸看见孙某人唠叨的人当见怪不怪为妥!
京报观察家团队本期评论“捞尸"精彩剪辑:http://news.bjnews.com.cn/news/2009/1113/51084.shtml
《22度观察》本期节目地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