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西藏十八天 (18)风雨都江堰

(2009-07-27 07:15:38)
标签:

安澜索桥

二王庙

都江堰水利工程

        我的西藏十八天 (18)风雨都江堰

 

    经过塞纳河俱乐部一宿的沐浴休整,精神焕发,而且幸运得到三张熊猫金卡。凭此金卡可以免成都市十一个景点的门票。今天六月二十八日,我们参加了四川空港旅行社的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活动。原280元/一日游。现免180元的门票,每人仅付100元,还包含一顿中餐。

此举也只有成都市,是汶川大地震后,为促进当地旅游的一大举措。一部大巴坐得满满当当,仅有两人没有办卡,要付280元。办金卡并不难,凭身份证到成都市总府路红旗超市即可办理,只要一块钱的手续费。想到成都来旅游的,可是好机会啊,别错过。(此卡只对外地游客,当地的不可办理)

在沥沥的细雨中,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都江堰。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硕果仅存、“古为今用”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成都已经多日未雨,我们来的可谓“及时雨”。烟雨蒙蒙中的南桥水闸,江水奔涌。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6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我们的小朱与姑娘一起英姿飒爽,精神焕发。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现在是少水时节,岷江水全部流入内江,泄洪大坝,滴水不放。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并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国民政府就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并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世界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飞沙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都江堰卧铁: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以上是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的河床下。

 

  都江堰这一带风景优美,留有不少名胜古迹,也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旅游胜地。都江堰一带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去年的大地震使二王庙、伏龙观损毁严重,至今还在修复中。只有安澜索桥在向游客开放。虽然二王庙在修,但李冰父子的功绩,千古流芳。

修复中的伏龙观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修复中的二王庙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修复中的都江堰陈列馆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风雨中的安澜索桥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18)风雨都江堰

 

    我是2005年6月去九寨沟路过都江堰,可惜擦肩而过。人说:“北有万里长城,南有都江堰。”所以这次不走北线,一是身体状况,二是有心要看看都江堰——人类最伟大的水利工程。终于如愿以偿,了却心愿。
 有感都江堰:安澜桥畔吟安澜,

             滔滔岷江鱼嘴拦。

             风雨同舟渡难关,

             齐心协力闯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