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回地
回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3
  • 关注人气: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在鲁迅路口

(2013-04-27 10:22:5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在鲁迅路口作者:阿啃1919
在鲁迅路口

每天,我都从这个路口经过。
这个地方,原来叫做东昌坊口,几年前的仿古重建,成了现在鲁迅故里。如果是红灯,我就停在马路这边,隔着马路,看那块硕大的壁画,你手夹着卷烟的模样。陈丹青说你好看,我觉得,你是个老愤青,你的眼光,甚至有些玩世不恭。
形形色色的行人,他们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三三两两,络绎不绝。他们在你脚下嘻笑喧闹,拍照留念,然后离开。于是又一群人拥到你的脚下。拍照留念,然后离开。
还有你的乡人,他们蹬着三轮,或者开着车子,从你身边经过,偶尔,他们也会抬头看你。

这个时候,我离开你很近,只隔着一条马路,那里就是你童年生活留下脚印的地方;可是我又觉得离开你很远,就像你的目光穿透了眼前的一切,投向一个不知名的远方。——那无尽的远方,和你息息相关,可是,和我呢?
就像我在夜深人静时分静下心来仔细思量。范美忠说,我沉默,我感到空虚,我将开口,我感到更加的空虚。你几乎是一个符号,一个幻相,你就像从来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即便我捧起鲁迅全集,硬面精装本的重量压在我膝头,让我感到你的在场,我还是觉得,这恐怕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人物,如果这个人曾经来过,怎么会不在我们市民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一点痕迹?

每次,在讲授鲁迅的作品时,我心里都像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我在“看客”这个词上划了一个又一个圈,我在“冷漠”这个词下加了一个又一个着重号。为了一篇短文,一则短篇小说,我跟我的学生,用去整整一个礼拜的时间。有时,仅仅为了一句话,可是这句话多么富有深意啊,怎么琢磨都无法阐明它的微言大义。这是你语言的非凡的穿透力。“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是《祝福》的第一句话,那一次我突然就感到这句话巨大而丰富的力量。这是汉语的力量,是俏皮,是沉痛,是悲怆。“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毕竟,旧历,年底……我感到有一种天命般的悲哀,难道,我们就一定要徘徊在这个前现代的中国的阴影里么?这个时候,我胆敢说,大先生,你的后人同乡,读懂你了!
这样的时候不止一次。就像我的朋友梁卫星说的,每一次读你的文字,都宛如初见。我经常惊诧于你对历史和现实的穿透性把握。别人费尽唇舌纠缠不清的事情,你总能轻而易举,一言中的,如囊中探物。“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对历史的洞察和超凡的汉语驾驭能力,在你身上奇妙而和谐的结合在一起,使人拍案叫绝,额头若有灵光绽现。这是怎样的汉语境界啊。我一直说,要追求一种强健的、有力量的汉语,这种语言跟过分的抒情无关,只跟思想力量有关。这种境界,在你那里,随处可见。于无声处听惊雷啊,这是你自己的句子,多年以后我读你的文章,如受电然,我知道有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叫人不敢逼视。

可是多数时候,我对你充满了腹诽。
那一年,我租住在离鲁迅故居不远的一处小屋里。夜晚,人声阒寂。绍兴毕竟是小城市,这样的夜晚适合读《野草》、读《南腔北调集》、读《坟》。可是有一种抑郁从纸上泛起,从我内心泛起。它像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便是我要看见的活的中国么?这便是睁了眼看,不逃走、不矫饰、不诗化的现状吗?那一次,我逃走了。我约了一个年轻朋友,到一个歌厅狂吼了一阵beyond。我在当晚的《读鲁札记》里写到,也许,beyond年轻的迷茫和绝望,才更适合当前的青年。
因为这无处不在的黑暗,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推荐我的学生去读鲁迅。就像你自己说的,你的文字有毒气和鬼气。一个从黑色中来的人,才能以黑色的笔墨描绘黑色。就像你自己说的: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如果你真的要只身肩住黑暗的闸门,那么,我宁可,孩子们有单纯的快乐,而不是如你,因为洞穿了历史的吊诡而获得深重的罪感从而必须抉心自食。我宁可孩子们去读《小王子》,那种淡然的忧伤和洞明的快乐,不是你希望孩子们得到的吗?我不愿意他们过早的深味你黑暗的内心——那需要多大的心力啊!
不是没有温暖。故乡、闰土、百草园,在你的笔下多么清新可爱。但是我不敢深入玩味,因为这种清新可爱的温暖之下,是深刻的荒寒。一个人,只有无所依恃的情况下才会远远眺望童年。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童年已然消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虚空。我害怕看到闰土终于叫出的那一声“老爷”,这是两个世界的最终决裂。我害怕看到“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你终于回不去那个温暖的童年,从此你只身面对无物之阵,成为一个横站的士兵,谁都不是你的敌人,可谁都是你的敌人。
我对你充满了腹诽。因为我在读你的时候,时时看见了自己无辜的影子。每次讲授《纪念刘和珍君》,我都如芒刺在背,进退失据。你一口一个“庸人”,一口一个“无恶意的闲人”,你对普通民众的愤怒多么深切啊。“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是的,忘却就是我们的本能。可是,大先生,为了维持我们肉体的生存,在这个充满了刀俎和杀戮的年代,我们还有哪一条道路可循?人们告诉我这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人们还告诉我,“爱比死更冷”,只是,先生,你能给我一个更高的超越的可能吗?

很多人,从你脚下经过,仰头看看,或者不看。你说,你一个都不宽恕。我趁着绿灯的时间,从你脚下经过,我打算,宽恕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