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肢静脉曲张的激痛点针灸疗法

(2014-06-26 12:02:30)
标签:

健康

静脉曲张

激痛点针灸疗法

针灸

分类: 激痛点针刺疗法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 发病率为20%~40%。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静脉壁强度薄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静脉压增高等是其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但这些病理改变, 究竟是静脉曲张的原因还是其后果,医学界目前并未取得共识。


小腿后面膨大的肌肉,叫做腓肠肌,其内有大量静脉窦(腓肠肌静脉丛),容量可达140ml, 肌肉受筋膜所包裹。一次收缩时可排出血液60~92ml,是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主要动力。因此,腓肠肌又称为「 第二心脏」。

重体力劳动、长期坐着工作或长期屈膝工作者,肌肉反复收缩或受压,血液运行不畅通,局部肌肉缺血缺氧,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激痛点。在早期,为了代偿「第二心脏」的功能,腓肠肌肌纤维早期会变粗,表现为小腿变粗,患者会感到小腿酸胀、沉重,或膝关节酸痛不适等。其次,其肌内静脉内压力增高,会引起浅表的毛细静脉扩张。于是,就容易见于下肢青筋暴露。久而久之,肌纤维弹性下降,肌肉变硬,从而引起腓肠肌收缩功能全面下降。变硬变粗的肌肉会进一步持续压迫局部,动脉受压导致局部缺血,会引起抽筋;静脉内压力进一步加大,会引起小腿较粗的静脉变粗、弯曲等。于是,形成了明显的静脉曲张。病人可能还会有踝关节附近,小腿下段肿胀,出现湿疹或瘙痒,甚至溃烂等。

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术疗法。但是,手术的复发率高、费用贵。对此,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气血运动不畅通所导致,采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针灸为主,配合中药及一些辅助疗法如推拿、拔火罐等,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对于轻中度的静脉曲张,有显著的疗效。针灸可松解局部肌肉的紧张,减轻其对血管的压力,灭活相关激痛点,可提高肌肉的收缩功能,增强并逐渐恢复其「第二心脏」的功能。配合中药,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保障局部肌肉与皮肤的营养供应,因此,可消除疼痛、水肿与抽筋,使色素沉着的皮肤慢慢恢复至正常。对于中轻度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医针灸治疗有着相当的优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