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如何决定针刺的深浅
(2013-04-08 06:14:41)
标签:
转载 |
有理论参考价值。
针灸临床上如何决定针刺的深浅?看看经典是如何记载的吧!
一、针刺深浅的错误,引起的针害
《灵枢.官针》:“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大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
二、病在何处,即针在何处
《灵枢.终始》“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所以,病在筋要扎在肌肉层,病在骨头要深刺至骨。所以我们临床上,皮肤病要用梅花针扣刺,颈椎病、腰椎病要扎在肌肉层或骨头上
三,一般穴位的针刺方法
《灵枢.官针》 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利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嫩法附: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探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四,病邪不同,针刺深浅不同
《素问.调经论》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灵枢.终始》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义如下文)邪辟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六句言病变也。凡此者。皆须用针。治以三刺之法。则诸病可去也。)故一刺则阳邪出。(初刺之在于浅近。故可出阳分之邪。)再刺则阴邪出。(再刺之在于深远故可出阴分之邪。)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为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
《灵枢.小针解》
前一篇:[转载]治鼻息肉验方
后一篇:蠶豆症患者不應服用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