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物

(2014-12-17 10:01:30)

进入12月,耳边时不时传来圣诞歌的旋律。又到了一年岁末,迎来一个收礼物送礼物的时节。在满眼的缤纷包装和多彩丝带中,关于“礼物”的思考和话题,该是适时而应景的吧。

青春年少的时候,经常喜欢送礼物给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即使没什么大事典,也总能找出各种小理由。一条手链、一根领带、一盒点心之类的,似乎没有了东西相随,情份也会显得不足。回想起来,那时的“送礼物”,或许更多是沉浸在自我的欢喜和陶醉之中,送出的也往往是“自己想送的”东西种种。

成年后随着年龄增长,亲情和友谊在心中变得更加深厚贵重,送礼物的次数和对象却反而少了许多。真正在乎的人,真心为对方感到高兴的事情,自己喜欢相信对方也一定会喜欢的东西⋯⋯因为这些标准,“礼物”也有了更真切的价值。

而现在,锦上添花式的贺礼越来越少。偶尔送出的礼物,也许是在朋友放弃多年倾心尽力的工作、离职开始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时候,也许一切未有变故、却不知为什么徘徊在人生的困惑期⋯⋯不再那么频繁日常的礼物,却每次都会为送什么、传递什么而寻思良久。

因为喜欢逛旧书店、收藏老的摄影集,加上为店里选书,经常有机会与扉页上留着几行相赠时的签字、几十年前出版的摄影书相遇。每次都不禁感慨,在欧美的社会文化中,相互赠送Art Book的习惯由来已久,成为生活中美好的自然风景。古书市场上,这类赠言(gift inscription)等文字标注(marking)大多成为定价时的减分因素,我个人却并不太在意。望着早已干透的墨迹,想像当年赠者和被赠者之间发生的小段“故事”,别有一番乐趣。

相比送一件讨人喜欢的、有用的小东西做礼物,赠送摄影书、画册该是更有难度的事情吧。既需要对性格、价值观等有深入的观察和理解,知晓对方的艺术修养程度,也不可缺少真切关注的目光和渴望交流的诚意,还避免不了在选择之中流露出自身的品位⋯⋯但也正因为这些,准备礼物的过程,不再只是逛街选物包装时的单纯愉悦,更仿佛与对方的心灵做着交流。这样的礼物,没有语言的附加注释,多少测试着赠者和被赠者双方的修养、品位、和领悟力,带着一点成年人之间“知性游戏”的色彩,也因此更加有趣和深刻。而赠者想传递的真意,即使未能被马上透彻理会,甚至多年后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没有往来,但随手翻看间跃入脑中的“或许那时候他想表达这个意思?”,也会在一瞬间将双方之间的关系变得丰满而有意义,无关长短和结果。

旧书中常常能见到赠言的,有时尚摄影巨匠Irving Penn的《FLOWERS》。摄影集将1967年至1973年间,点缀了美国版《Vogue》圣诞特别专题的花卉系列收录其中。“花”短暂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样态被一一定格,有的含苞待放、即将绽开,有的正值怒放盛开、讴歌着美的巅峰,也有的已经开始凋零残缺、飘散出对即将到访的命运的强烈预感。或许因为Penn镜头下的“花”,哪怕垂败已现,仍然透着柔和的希望之光和对生命的肯定,不少人选择把这本摄影集作为礼物,在赠者和被赠者之间静静地发生了一场场关于生命意念和态度的交流。

个人非常喜欢的摄影集名作,摄影大师Alfred Stieglitz以他的妻子、美国女画家Georgia O'Keeffe为被写体的肖像作品集,也曾经在古书商那里遇到过一本非常特别、留下深刻印象的。因为时常翻阅,防尘盒套已经遗失,内页却保持得干净整洁,惊讶的是扉页已被整张裁去⋯⋯听书商介绍,这本摄影集早前被捐赠到芝加哥图书馆,之后流入古书市场。捐书时,所有者把扉页连同赠言一并裁下带走⋯⋯一个男性几十年间将镜头对准一个女性、自己的妻子,拍下她从年轻到老去的一生,以这样一本极度优美深沉的摄影集作为礼物相赠,又曾是一段怎样的生命故事和情感的表述呢。

曾经收到朋友相赠一本捷克摄影家JOSEF SUDEK的摄影集。那时刚刚中途进入广告行业不久,时常有机会和优秀摄影师们合作,也开始喜欢看摄影展和摄影书。但并不熟悉的行业、全新的工作,以及来自职务环境的种种压力,时不时陷入星星点点的困惑。这本来自身边挚友的礼物、五十年代出版的绝版影册,在最需要的时候默默告诉了我“安静”的力量和“耐心等待”的重要。摄影家在当时极受限制的社会环境中拍下自家的屋前窗外、桌上静物,以及身边的朋友路人,镜头中处处弥漫着泰然与沉着⋯⋯

想必并不只是书籍和影册,真正意义上的好礼物,都会令收到的人感知到一些“物”之外的什么。送一盏手做咖啡的壶器给工作繁忙、长期辛苦奔波的朋友,除了外观优美、设计经典的器物本身,也注入了一份诚心的关切和善意的提醒。希望友人在略微繁复的制作咖啡的过程中,偶尔领略下生活中的慢节奏,也许还能因而有了重新审视生活和健康状态的机会。

成年人之间的礼物,无论相赠还是接受,真正的快感或许都来自倾注或者读解寄赋在物件之中的意念和思绪。而礼物,只是一个媒介和载体,传递情谊与关爱,尝试灵魂之间的交流。


注:此文为《外滩画报》Style for Life 专栏撰写,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瞬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