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多大,我们才放手
(2011-08-16 09:43:37)
标签:
孩子的独立 |
分类: 共同成长 |
美国很多孩子在暑假打工,高中生、大学生,都在利用这段时间锻炼自己充实生活。在美国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后就不再寻求父母帮助,他们利用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打工收入,独立支撑学业生活。
来美国后,感受到美国人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食其力方面很有气魄。不仅普通人家孩子独立能力很强,一些非常富有的家庭,宁可把绝大部分财产捐给慈善,而给孩子留存很有限的数目,以此来促进孩子独立发展。
另一方面,美国年轻人把成年后依然依赖父母视为羞耻。尚未成家的孩子即使离父母很近,也更愿意独自租房子独立养自己,当然也是维护自己自由生活方式了。
必须给孩子锻炼机会,也知道历经磨难的人取得成就的例子很多。这么明显的道理,可是自己做了父母却不知不觉忽视这一点。哪怕孩子吃苦,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一步都难以放手,事事由父母操办代劳。我们以为这就是爱孩子,可是结果如何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
如果,你代替孩子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他就没有机会自己动手了。如果你帮他成长了,他就没有机会成长了。你不放手,他如何飞得起来?帮他洗刷,帮他学业,帮他入学,帮他社交,还帮找工作、娶老婆,等等。可是等到有一天,你力不从心了,才发现他无力搏击,因为你没有给他机会锻造一双坚强的翅膀!
更让你感到悲凉的很可能是,他非但不体谅和理解你的苦衷,反而怨你无能,因为他对比的是那些更有能量的老爸老妈。
从许多孩子的成长我看到这样的事实:从小到大,被家人照顾得越细致,孩子长大后独立能力越弱, 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不能很好地发挥,抗压和应变的心理素质也比较低。甚至有人说:“慈母败子”,有一定道理。
我自己也是一个很放不开的母亲,老担心孩子做得不清楚,事事操心,事事想替他们做。却不时起了反作用,比如,捷上小学时好长的时间,每天我都要检查他的作业,问问有什么拉下的。结果是,一旦他忘了什么功课没做,就要怪我没提醒,丢三落四的毛病一直改不了。后来我索性不管不问,他得自己全权负责,反而改了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