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年过节美国西方节日春节杂谈 |
分类: 文化撞击 |
近年,几个重要西方节日渐受中国人欢迎,比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甚至万圣节等。这个现象对我来说不奇怪。我在中国时曾参加过平安夜晚会,很喜欢。
中国人爱过西方节日,是不是有这样几个原因?
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曾看电影或读书,那里呈现的西方节日很美好,令人向往。来美国后,我就特别盼望亲身经历这些节日的庆贺活动。如今文化传媒非常发达,还有居住在中国的西方人,以及海外归国的人,把过节实实在在带到了中国。
西方节日主题简明,对象亲切。节日敬爱的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母亲、父亲、爱人、朋友。比如,以女性为主题的节日,用母亲节和情人节(在美国,情人节的对象可以是任何您关爱的人),比起“妇女解放运动”号召更贴近生活吧。再如万圣节,主题是挑战鬼神、恶作剧和分糖果,令孩子们感到非常神秘新奇,自然很向往。
人的一些情感是相通的。不论民族和肤色,大家都有一些相似的价值观。这几个节日,触及我们最深切的情感:团圆、感恩、分享、亲情和友情,谁不需要呢?
有时,过节带来的愉快和意义,超过了节日的来源。也许若干年之后,这些西方节日,在中国人看来就是自己的节日。如元旦新年,如此深入人心,已经没有人追究来自西方还是东方。
过节的确被一定程度地商业化了,但是,喜爱节日人心所向还是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国人过喜爱的西方节日,不会被扣上“崇洋媚外”吧。感受异族文化是现代社会很正常的现象,甚至应该被适当提倡。
我在美国,每逢春节,总有其它族裔的人打招呼:“Happy New Year!”在异国他乡听到这样的问候,格外亲切。而且,如果邀请美国人来参加我们中国的节日,他们一定欣然应邀。还有那些在中国的西方人,中国的朋友们邀请他们参加传统佳节,他们一定领情,今后还会把喜爱的节日带回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