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筝与邓婵玉



本以为两位女演员都是蒙古族,还琢磨着今年春节这么巧让人印象深刻的演员都是蒙古族,有着和常见的汉族美女卓然不同的美态:美得有味道,有风骨,张扬肆意,又灿烂明媚。后来发现,演华筝的张文昕居然不是,当然我也没搞清楚她到底是哪里人
- 北京人还是广州人。不过,这也不妨碍她们塑造的角色立得住。
邓婵玉在《封神2》里很是亮眼,绝不是骄傲的公主,而是彻头彻尾的女王。而且,不光个人素质过硬 -
那追马的戏码(人家都是追车)看得人好生过瘾,让人终于明白拳拳到肉的快感究竟是什么样的;还颇有大将之风,气度沉稳,遇事冷静。唯一遗憾的就是稍微有点愚忠,可最终也很拎得清,而且情操颇为高贵,狠狠捍卫了军人荣誉。让人甚是喜欢。最后虽死在姬发身边,微有小女子状,但也只是表现了她作为女性特有的感性一面,都到不了儿女情长,更不是啥couple。只是,没能成功活到下一集,着实令人遗憾。
幸好,华筝活得好好的。虽然有股草原姑娘原始的拙朴气息,但实在大方爽朗,甚有气概,情感热烈又干脆利落,充分展示了什么是拿得起放得下,而且,绝不是假装的那种。让人在喜欢之余更觉得这样对感情的清爽状态实在太好了!她不憋屈,看得人也不憋屈。相较剧里同龄的各位演员,她的表现不光是人物本身的美好突出,也不光是造型华丽的适度、得体,更是演技层次的准确。黄蓉被诟病至少有一点,造型太匹配身份和人物特质,发型又常常像个小丫鬟,怪不得大家夸她披肩发时反而更好看。而且,大概没人重视她这个角色吧,怎么都不调整一下她的表演,好像她演演就被喊“卡”过去了....
《封神2》确实比1差点,记忆点基本都在邓婵玉身上,再有,就是点特效加持。但特效造型又很是差强人意(什么奇怪的蓝色怪物),等真人出现时赫然发现,人家多好看呀。难道做不出更靠近演员本人的特效形象?!
《射雕》的问题在“太老”了,很像记忆里八九十年代港产武打片的风格。本来还在心里默叹导演太老了,后来看到可能他只是个挂名的,就更糊涂了。若导演另有其人,那TA是怎么拍出如此过时风格的呢?这片子最让人觉得值些票价的,居然是结尾郭靖的说服部分,表演水平陡然飞升。我就纳闷为什么前面不这么演?文戏只有两个特点:皱眉,诚恳。也太单一了。武戏就一大致命缺点:没根基,下盘总是不稳,很难想象站不稳的人是怎么有实力做其它动作的。顺道诟病一下蒙语,太不该花时间在这件事上了。很明显用母语的部分表现更好,该把时间多放到如何把文戏调得更有层次和好看上。可惜,用力方向错了。
前一篇:香港话剧团《天下第一楼》
后一篇:《哪吒2》:是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