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酒店轶事》

太少剧目让我主动鼓掌以示自己的喜悦和赞赏之情了。一直觉得能让我主动鼓掌的,一定是好剧目,而鼓掌,是我对演员和主创最大的认可(说得好自大)。但,真的,没什么能和热烈鼓掌相比,口哨、叫好都不能。
谁能料到这么一出随便看看的小剧场话剧居然有如此大的能量和强烈的感染力。好完整和成熟的一部剧,从剧本到演员。看的过程中完全被故事和演员带着走,根本分不出心去“担心”其它的事。
散戏的路上一面继续兴奋着,一面才有闲暇去想为什么要加入第二个单元。首尾两个单元是呼应的,这个结构设置很容易明白,但第二单元是为什么被加进来的呢?...
Anyway,不管能否想通,都不影响第二单元同样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特别是宋建霖 -
散场后特意去拿节目单找他的名字。一开始他的样子很有偷感,人的肢体动作也畏畏缩缩的,五官似乎更是被“缩到”面部的中央,一幅标准的贼眉鼠眼样。后来才在他跳舞的时候发现这小伙儿眉目长得挺舒展呀....
那一开始他的五官位置是被“算计”到面部中央的!?.... 喔!这个有点赞呀。虽然他演了个娘娘腔,但一点没让人反胃,还挺难得.....
肯定哪里的尺寸是被精密设计过的,只不过我没看不出来而已。
听说这出戏原本是表演班的毕业戏,但从呈现的结果看,一点也不粗糙和简陋,相反,不少演员都非常有功力和水准。除了小宋同学,第一单元的柳姐姐也演得非常棒,她不仅形象好,节奏好,情绪控制也非常自如。正是这些准确,让一个看着糊涂、嘴碎,其实对心爱的丈夫非常上心又细心的妻子形象表现得颇为立体和清晰。相比之下她的丈夫反而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要靠着这么有“坤”德的女子“承托”。我都要替她打抱不平了,就为这么个男人
... 他何德何能?!但,.... 也许这就是爱,无条件的,爱。....
是不是不该把爱与配得两个词拉在一起?...
因为前两个单元太出彩了,第三个单元显得稍微弱了些,它的设置和推进节奏上似乎出了点问题,显得冗长了些,半天都等不到谜底翻出来。及至真翻出来,观众已经有点疲沓了,不太兴奋得起来了。它应该本是想揭示第一单元婚姻已进入倦怠期的夫妻当年也是如此相爱的一对,但铺垫有点长。真希望编剧能再研究和调整一下这个部分,那整部剧就真是虎头、猪肚、豹尾了。搓手,想想就兴奋。
对了,还有个地方影响了效果 -
人名的翻译。第一单元女主叫Carrie/Karrie/Karry,听上去是这个;第三单元新娘的母亲一直叫女儿咪咪。既然第三单元的新娘是第一单元女主的年轻时,那咪咪这个名字在原剧本里很可能Kitty。既然如此,翻“咪咪”就不如翻成“凯瑞宝贝”,这样能帮助观众更快地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也算加速“谜底”的揭晓。
还有最后新郎的外套,哪儿找来如此浮夸的外套,还配了件艳色衬衫!?道具仓库里随手抓的?!应该全套深蓝或纯黑礼服加腰封、配白色领结,这样才和新娘的纯白婚纱更搭配,而且也显示了年轻人的单纯与梦幻。只有冲纯纯的公主王子梦幻感走,才能和第一单元若干年后的现实感形成鲜明对比。啊!我的土拨鼠大叫。
不过,瑕不掩瑜。希望等个一两年,演出和剧本磨合得更好,再去看一次!
顺道吐槽一下人艺安排在明天的讲座,说是上午十点开票,我特意上了闹钟、差五分钟开始不断刷屏,差两分钟兴奋地看到链接出现。一点儿没耽误地登录、操作,前后没超过三分钟,居然售罄了!?啊!!!!我的土拨鼠大叫!@北京人艺票务中心
前一篇:小天蝎陈哲远
后一篇:国话《红色》:时隔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