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行人生》:人生的故事

(2024-08-11 15:56:03)
《逆行人生》:人生的故事

虽然使用外卖的次数不多,但因为这个群体庞大,便也有兴趣了解。而且,我对《药神》的观感很好,想看看主创又挖出什么有深度的事。不过,本片比《药神》平淡些。也许是这个行业刚过新兴阶段尚算平稳的成熟期,加之群像戏的演员比较突出,男主似乎成了反光镜,只为让观众看到一个群体而不是某个人。故,片子整体有点散,让人觉得有点平。

篇幅中不小的部分是男主在起步阶段的狼狈和笨拙,当年初入职场的自己也是这幅笨拙的样子。我很意外看这部片子的同时,我居然脑子冒出很多自己当年的往事。

第一次被派出去送文件就找不到人。大中午的、傻傻穿着套装踩着高跟鞋站在太阳地里等,路人看我像个小怪物。老板出门前反复交待,是专门打扰人家午休来帮我们的,一定要快快把文件送到。这重叮嘱和灼热的太阳让我的焦虑愈发严重。幸好没傻彻底,等了10分钟觉得不对劲,知道找个公用电话打回办公室。哪知电话一接通就听到老板气急败坏的声音,问我人跑哪里去了,人家等我半天都找不到人。我顾不上委屈赶快问人在哪里,老板说是从较远的侧门出来的 .... 事后说不委屈吧,也不是,更多是觉得自己有点笨,怎么没想到有侧门这种事,要说,也不是很难想到的事。不过就此长了记性,去哪儿之前一定问清楚,特别是政府机构、大学、医院那种围墙很长的地方,一定要问这一侧墙有几个出口。

很多年后,和总部的人一起去一所知名大学做campus talk,负责前期联络和安排的是一个进入MT计划的新星,上千人里选的,也算是种fast-track。没想到她犯了和我当年一样的错误,拉着一车人在大学绵长的围墙和弯弯绕绕的校园里找了半天才赶到会场,差点迟到。我并不知道她是否会经由此役took lesson,只希望她能暗自记住上司微微摇的头。

生活里其实也能用到类似技能。有次出国在机场大巴上遇到个江浙小哥,大学新生,独自出国上学。我刚夸他很棒,很有独立性,他就如实坦白自己不记得要进的学校大门是哪个了,因为上次来是爸妈一起的,而且第一次出国他对自己的口语还不太自信。我有点吃惊,校园那么大,要是走错门可能要拖行李走很远,而且会错过他和父母约好的QQ时间,当年通讯不发达,家人见不到他上线会非常担心的。征得他同意后,我把他的情况和司机大致说了一下,请对方一起帮忙。司机人也很好,每到一个门口,就主动下车向路人打听教务处的所在。直到小哥看到眼熟的楼兴奋地说似乎是了,司机还再三确认后才帮他下了行李。要是出门前再做详细一点的准备就好了,万一碰不上可以帮忙的人呢。

很多时候,工作和生活的技能是相通的。

再说回来。

后来办公室从办事处升级到分公司,我们开始自己做社保。法条和实际办起来的程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只能专门弄个本子记录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我以前最不喜欢用本子记东西),都是一次次打电话问来的。因为问不清楚不敢填表,怕涂改,且只能用社保局打印的表格。万一错了被打回来,就不能按时交进费用了。所以,一到快做社保的日子我就开始紧张。连老板都感受到了我那快压不住的暴脾气。后来读《梦的解析》才突然发现,那段时间我总在梦里狂按还老按错的号码居然是社保局咨询电话的前四位!看来是真焦虑了。

煎熬了两三个月,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了,也怕自己真在老板面前爆出来。于是鼓起勇气争取了几天时间专门做个系统出来,把前期数据采集、跟踪,中期准备、验算,后期分险种打印通通放在一起,用公式和链接最大程度减少手工填写的重复和人工计算容易产生的差错,顺道把存档系统也建立起来,按流程分好类。当我拿着和社保局印刷的表格长得一模一样的自制打印表格,真是有点成就感的,因为以后每月我只须和老板要两三小时的“不打扰”时间就可以搞定它了。这也让我建立了一种习惯:只要发现什么事情开始重复、开始让我觉得费时间,就要开始想怎么建立个系统帮自己处理这些“麻烦”,好把我的宝贝时间放到更新鲜、更有趣、更专业的事上,那才好玩嘛。

很多人看到男主这一部分戏的时候应该是心酸吧,觉得他好辛苦,而我却看到一个初入职场的人的必经之路:强制归零的不适,笨拙地自我摸索,主动将新东西和已有知识经验链接,迸发新的火花和华彩.....。也因着这必经,我对男主产生的情感不是同情,而是有点同路人的惺惺相惜。虽然“初入”的源头确实令人难过,确实很被动,但不能因为这个不美好的源头而“同情”工作里该有的、正常的辛苦。哪个做出点样子的工作是容易的呢?

片子结尾有一句话:你已经很努力了。这话没错,但那应该是“其它”人对“你”的鼓励,而不是“你”主动拿来自我安慰的。男主如果这样安慰自己,就不可能有努力融入新工作的“燃”,更不可能有忘我地投入小程序的华彩。那一刻,他的passion让这个工作和他本人都变得尊贵无比,这可不是能“要”来的。

再倒回来说他的被动离开。说实话,当他在吸烟室里面对下属较为激进的建议表示要稳扎稳打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被请出去的祸根绝对和此有关联。这个职场确实浮躁到不讲究发展规律,但社会也确实比以前留给人们的喘息时间要少。每个人都有紧迫感,都变得缺乏耐心,都变得把面子工程抄完就好;而与此同时人性里的惰性却千古不变,并且总以求稳的面貌出现。你可以生气、可以暴躁、可以大骂别人为富不仁,但当理性回归的时候,你一定会在独处的某个时刻对自己曾经的不够进取、不够努力、不够勇敢、不够争取等等、等等怀有至少一丝的遗憾和后悔,如果你对自己够诚实。

当然可以选择认可自己是“已经很努力”的人,但后续要怎么做,做之后的后果是什么,你也要有充分认识和接受。人最怕选择了一个,但不接受它的后果。男主虽然是被迫的开了头,但之后却慢慢选择了一条更主动的路。这才是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BTW。顺道说一句辛芷蕾。自从花少那个综艺,我就开始喜欢她,首当其冲是她会做家务和照顾人的接地气和本分,心底真好。其次是她演戏时越来越有质感,《孤城迷战》看下去的不少原因是因为她演的真不错,以及最后一集里,我居然在她一个年轻演员的脸上看到以前老电影里革命者脸上才有的坚定、正气和正派,真吓到我了!原来那些东西不只属于老电影,放现在也一点不过时,一点不刻意,一点不舞台腔。棒!
工作都是这样的 - 和片子里的男主一样,一开始都会被信息的浪潮淹没,像是落水的人紧张挣扎,然后被浪卷着飘摇,然后你得想办法既顺流又找到能上岸或是能获救的方法,然后,你可能就像《海上钢琴师》那样享受风浪了,直到下一个对你有威胁的风浪袭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