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迟到的理解


前面几张越读越boring,虽然不意外,但多少有些失望。可读到最后一章,居然突然被感动到。要是这一章能放在最开始该有多好。
那样,我当年就不会为自己读不进名著而暗自气馁或有很强挫败感,因为作者说,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就是有点不想读大人推荐的名著;我也不会为读通俗读物而不好意思,总感觉想避开大人看,因为作者说,不应该让孩子阅读太难以理解或难以产生阅读愉悦的书;我还不会为放弃那些买错的书而有很大的“浪费可耻”的心情,因为作者自己也是在3000多本书里只喜欢300多本书的,并且,他还勇于把坚持50页还是读不下去的书主动放弃......
读到这些的那一刻,声音竟然哽咽了!一种被深深理解和包容的感觉悠然而生。真该把这本书推荐给年轻孩子的父母,就从这最后一章开始读。只有TA们先明白,先读起来,TA们的孩子才会跟进,才有更多的人不至遗失书籍这个珍珠。
阅读的目的有很多,可以“有用”,可以“无用”。但只要“雁过”,必定“留痕”。
在说一次,被理解的感觉,真好。
前一篇:《朝云暮雨》:人间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