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毯先生》:好电影

(2024-02-14 13:53:27)
《红毯先生》:好电影

同意导演自己的定义:这是部作品而不是个产品。听到这两个字,有种淡淡的兴奋,觉得自己似乎是懂导演的那个人,为自己的直觉 - “好电影”而不是“好看的电影”- 窃喜。

这张图其实是我在看片子前以为它会是的样子:喧哗、靓丽、密集的笑点、应接不暇的人和剪接、满眼带着面具的“假人”。但,它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是。

甫一开篇,伴随字幕的背景音乐居然是深沉的弦乐和大提琴。后者自带的忧郁气质很好地奠定了全片的基调:低调、克制,但有感情有温度,有无奈有怅然。没有“我以为”的砰砰、齐齐咔嚓的按快门的音效,没有亮瞎眼成片的闪光灯、没有快速晃晕人的短镜头拼接 ...... 这是要先抑后扬、曲径通幽吗?....... 结果,直到片子结束都没有“我以为”的这些 ........ 不过,有一处音乐很肆意,是全剧组借题发挥痛打金主那段。那种肆意飞扬的配乐让我憋不住、掩饰不了的笑毫无顾忌地释放出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叠加让情绪的宣泄变得特别酣畅淋漓。可即使是宣泄,也依然有控制,没泛滥。高级,高手。

正片一开始呈现的明星豪宅看着风格简约,全是暗藏的奢华和没钱堆不出的质感:远景雕塑般错落布局的水泥围墙,一看就是专业人士精心设计、好手艺费心打磨出来的;中景绿油油的庭院草皮绝不可能天生天养,如同你见到个毛色油亮的宠物猫狗就能揣测出猫粮的贵贱;草坪间隙布局的两个树坑都用了白得润泽的石头填补,摆放看似随意却隐隐透着枯山水的设计感。软装的随意与松弛最难达成,因为里面处处藏了昂贵的人工费和服务费。

可这么多人的努力却又让人看不出多少人的痕迹 ....... 高高竖起的围墙、纤尘不染的园林,无处不体现了主人看似亲近自然实则礼貌疏离、自我封闭的内心。人前,他扮演松弛、轻松、幽默、自嘲、亲民、专业的大明星、成功人士、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人后......他却没法像普通人一样做回自己,抵挡人前戒备、克制、怀疑和敏感的惯性,因为他深知这惯性可能是关键时刻保命的护身符。

欲望似乎知道已在人后,没了明确的众目睽睽,它想冲出去活动筋骨、伸展腰肢、随风奔跑、直上青云;但束缚知道,若真让它出去,无异于放虎归山,熊孩子闯的祸迟早还是要大人收拾善后;能付钱完事的,还算幸运,若连钱都搞不定,焦头烂额甚至搭上后半辈子身家就万劫不复一切成空。束缚真想拦着欲望吗?不是呀,是隐形的恐惧在它面前的黑暗里阴测测地冲它笑。所以,欲望拼命要出去,束缚拼命要拦住它。自己和自己的战争远比自己和他人的战斗更困难。

从这个角度看,时时处处不得闲、要一直和自己、和他人交战的家伙虽然“贵”为明星,但内核可能比普通人还可怜,至少一样可怜。想起一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是完全的字面意思,就是...... 有种东西叫 ..... 暴民政治。最近在画评和小说里总看到,不由就想起它。都是一个个弱势、无力、可怜的人,怎么聚集在一起就有了那么强大和可怕的力量 ....... 据说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来着,就死于此。昨天在书店里看到《乌合之众》,突然有了想看的兴致......

Anyway。并不想为明星这样手握更多资源的人洗白,只是看到了人 - 单独、个体的人。在他人看来,做出所谓恶行的我们,是否真的该死无葬身之地...... 他人的标准是否就是绝对正确的标准?到底有没有余地和空间让我们来彼此辩论一下孰是孰非?人到底生来本恶还是生来本善..... 。

如果说刘大明星最开始是胜负欲使然、要用一部同样的农村题材为自己挣个前程拿个大奖,后来的事似乎就有点没在原来的轨道上移动了。开始似乎都是明确可以被嘲讽的地方,越走越没那么让人能明确地、理直气壮地、一边倒地批评。待到大明星被地库闪着红点的一众车子“围攻”的时候,我都觉得他没被逼疯都该被竖大拇指点赞。

世界怎么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黑白呢?《第二十条》有个影评:所有的转机都是从女受害人跳楼开始,这下所有的事终于可以恢复它们原本的地位、被放在统一的标尺上评判了,因为双方都摆出了一条人命....... 对等了....... 但这对等对施暴者本是罪有应得,可对受害者却是不该有的无妄之灾。非要这样才能让证人们”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吗?如果受害人没有活下来呢?那证人是不是也应该被视为施暴者的同伙被一起判刑呢?

《红毯先生》是部非常丰富的片子,本想顺着故事一点点写。结果发现单只一点、一个开篇,都已经让思绪岔出了一棵大树,若真要全部写了,还不得写成本小说呀。算了,先到这里吧,以后有机缘再逐点慢慢续。当然,收笔前,我想先把特别有记忆点的东西简单记一下,也算一吐为快:

- 老刘的经济人真是个同样丰满的人物,他那条不舍得怪老刘的语音信息特别让人动容。此话一出,老刘眼眶红了,我也眼眶热了。本以为是冷酷到底的商业人,不善表达的大老爷们,居然这么有情有义地表达出心底的柔软,多难得。能让他这样的,自是老刘曾对他做过什么有情有义的事。

- 老刘坚持要在新片子里讲述父女情深的故事,听上去比导演要讲的沟通“落伍”,沟通这议题多时髦。可,真是这样吗?人类擅长造词,造大词,但实际有什么意义呢?

- 尽力做事真的就更专业吗?算不算周星驰那个经典桥段“我是演员”的矫枉过正?

- open的前提是放松和强大的自信。不管有什么新东西,我都可以学,都能学会,就算是衰老让我不能学或学得慢也没关系,因为那是必然,否定和掩饰都没用。年轻人就都能掌握那个新东西吗?TA们所有人都喜欢和想学那个新东西吗?TA们学的时候是如同打开开关那样同时同刻学会的吗?如果我不断努力锻炼和维持较好状态,也可能学的时候比他们要快吧。老刘最后学平衡车就不算慢呀。换个不经常锻炼或是平衡能力差的年轻人,可能还不如他呢。若换上我这种怕摔跤骨折不想学的,他的快速掌握不是更神气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