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此青绿》:更爱音乐

(2024-02-04 20:50:54)
《只此青绿》:更爱音乐

这张剧照好可爱,特别能表现十八岁小小少年的可爱。留下!

去现场看还是挺对的。即使看过网上的版本,稍有微词,但现场完全没让我失望。反而,那个巨大的气场让人感到强大的魔力。唯一后悔的,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更前排的票子。那票价绝对值。

似乎哪里写过,这是出舞蹈诗剧。现在想来,概括得挺准。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舞剧,因为这事本身缺少故事支撑。但,能从一个物件延展到目前的几个单元,已经非常不容易。而且,而且,最后那个用群舞人形摆出《千里见上图》的创意真得太绝了!本以为会用电子屏显示真实的画,没想到是用人“搭”出来的,而且,不止形似,神更似!又写实,又写意!我居然当场被镇住,感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都停了一拍,鼓掌都比别人晚。真是慌手慌脚赶快去鼓掌的。

虽然缺乏戏剧性的推动,有点平淡,但考虑到事情本身就是故事性弱,也觉得蛮不错的。此外,还有两个很有记忆点的部分:一是音乐,一是希孟的舞蹈。

这剧的音乐真是绝了。虽然主旋律重复的段落挺多,可一点没有“重复”无聊之感。首先是,主旋律太好听了;二是,每次出现都稍有调整,大提琴、萧、古筝间次担任主角,充分发挥每种乐器的特色。这次最让我觉得领略到乐器音色魅力的是大提琴。一直觉得它声音过于低沉,有收缩的悲剧感,像个老人或久经沧桑的人。没想到,这次听来,居然满满内敛沉稳的浪漫感。浪漫,是怎么主动跳到我脑海里的...... Anyway,它的声音线条悠长又美丽,似乎在我眼前出现烟一般缥缈的白色曲线,升腾、旋转。沉稳内敛一如既往,但就算论不上明媚,但绝不悲伤。筝的表现也特别好,尤其那顿挫,让人觉得那段落舞蹈动作的顿挫肯定是受到乐器音色和音质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真有一种视觉和听觉高度匹配的愉悦和满足感。萧,和这两位相比稍显平庸,但其实只是此次“不幸”和它俩为伍。:-P

除了乐器的充分表达,旋律本身也特别令人舒适,让人不禁手舞足蹈。我觉得演员演得好的一个因素,是音乐本身的旋律太让人想跳舞了,而且演奏的强弱长短特别好地引导了演员的肢体律动。妙!

还有一点超级重要:音乐居然有明显的呼吸感和快慢。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剧,“舍得”让音乐真正慢下来,留白,留空间,留住观众的呼吸。太喜欢了,超级贴合、引导了我的呼吸,让我想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八段锦的BGM,就是这种在不经意间引导和调整呼吸的音乐!那感觉特别好,好像给心脏做了按摩,给身体提供了更丰沛的氧气滋养。很养生嘛!

最后,在如此音乐承托下的自然是演员的表演。张翰的希孟,因为身形的娇小,首先从外形上就特别贴合人们常规“认为”的少年感。而他似乎也很会听音乐,完全“顺”着音乐的走势舞动,特别是手臂的舞动,充分体现柔韧的波动曲线,上扬、提顿....... 无不贴合音乐。完美!

能在现场让人手和头肩不由自主随音乐摆动,该是我对这出剧最大的赞美吧......。那感觉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