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的信


看到这本书的一个介绍,准确的说,只是对一句话的摘抄,觉得受到触动。有机会,去看看它。
“故事里青梅竹马相互倾慕的表姐弟一直通过书信,表达自己那一份真挚热烈的情感,探讨为了走向幸福而倾注的努力。直到许多年后,其中一方写下:我们不能再继续通信了,因为我发现,一直以来,我们都不过是在给自己写信。”
真巧,前两天还想起学生时代写信的经历,至今还留着大家写给我的各式信和贺卡。十年前,我可能还能很有兴趣地一封封拆开重读它们。但今天,已经没有打开的热切,因为只要看看静静躺在盒子里面的它们,那些字迹就能浮现出来。
当年留下它们,是觉得不想忘了那些或真或假的情感,现在,无需再想起具体的字句,它们已经在无数次阅读后存在我模糊的记忆里。真实的情感不用看也在,面子工程没有看的必要。细想,还有一层,当年反复打开它们的雀跃已经随时间平淡。也是,30年了,时间要是还没有点作用,也太说不过去。但我还是不想把它们扔掉,没有特别的理由,因为曾经扔过一些,后来还是有点后悔的。
刚刚这句话让我咂摸了一下,似乎还真挺有道理。怪到我前两天想起这些东西的时候还冒出个想法,想看看散落在不同同学那里的自己的回信,想看看那些被自己都忘掉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一定也很有趣吧,和自己认为的自己是一致的?还是和大家认为的自己一致呢?
顺道又想起自己不爱拍照的负作用 -
老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或还不够完美,还有遗憾,以后会有更好的,没必要现在拍下来留存,简直是“污点证人”。哪知人生走到后半程才发现,那些不好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也不一定一无是处。从这个角度讲,人生是场游戏而不是彻头彻尾的争斗,该欢乐入局,呼朋唤友,宽以待伴,携手共进,事后在夕阳的余晖里挥手道别,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即使被笑话笑话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同样的场景可能会重复,但不会永远重复,你并不知道哪一个重复后就会停止,永不复现。一期一会这个词的创造者是不是也经历了这种遗憾才发出一期一会的感慨,希望后人珍惜不可能永远重复的重复?
前一篇:董洁: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