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爵士、free-style


碰上一段古琴曲的视频。一位老先生,规规矩矩地坐着,穿一中式长袍,动作幅度不大,每个动静都像打太极,动作都是圆圆润润的,还带着点弹性。视觉上当然不花俏,没啥可值得一直盯着的,就顺道闭上眼睛。想起谢欣和同伴的一个小游戏,听着音乐随便舞动身体,完全随机,但又完全契合,就想,让眼球来试试这个游戏吧。
这一动可有了意思。别看琴曲没有什么固定旋律,但眼球动起来却舒服又有“创意”,还能有顿点,有延迟,有伸缩。也许它很小,起心动念就能让它动起来,没有什么停滞,跟得特别好。待一曲完毕,十分钟左右的样子,睁开眼睛,我居然觉得格外眼明心亮。也许专注于随乐而动,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关注音符和幻化成动作,像给心灵做了个按摩。紧绷的”肌肉“完全放松下来。
突然想,这么自由的东西,有像同样很自由的jazz呀,都是随心而动的freestyle,都有一种让人心灵感到自由的放飞。而且,还能让人在不用担心重复中为自己的小小创造力有了点自满,好玩。
顺道赶快去看看抚琴的老者是谁。他老人家大名苏思棣,用输入法,居然有现成的,看来是位大家。敬意更是多了不少。又赶快去找他的专辑,赶快存起来,估计助眠也不错,多让人放松呀,都合着呼吸呢。
有朋友说古琴很sexy,可我觉得这个词不准,应该是自由二字。喜欢。
前一篇:许靖韵到底是怎么输掉生死小考的
后一篇:《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