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体》

(2023-05-19 14:55:54)
《三体》

花了不少时间听完整本小说。

第一本,因为已经看过电视剧,只是补足电视剧无法呈现的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的部分;第二本,听着好震撼,一波接一波,高潮迭起,对影视化特别期待;第三本,中间有划水的成分在,有点捏着鼻子吃药的感觉,但最后又回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一点没有为了照顾我的情绪而给我个质子攻击般的锐角回转,来个大团圆结局之类的东西。但,他本就不该就和我这样的作者,我们需要踮脚够一下的作品。

全书结束的时候, 还附有一位复旦大学老师写的序。写得那叫一个深得我心,把我表达能力缺陷的部分补了个十足十。我一看,人家是中文系的教授,那就难怪了。写得真好!他也和我一样,觉得第三本从读者友好的角度是不足的。但这不是说作品的不好,而是,我辈读者确实在跨入第三本的门槛这件事上能力不足。我们总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非要把人家作者的水准拉下来。它必须顶在那里,才是一个职业作家的本分。

不过,虽然我不能完全领悟到作品的好,但我有足够的第六感觉得它是个好作品。前两天看到下面这篇小文,
《三体》
真是说的太好了,不能更点头。虽然我没有这份眼界和组织语言的水平,但我能感受到谁和我想的是一回事。这世界太好了,我做不到的,有人帮我做到!

我记得自己听小说时的那个一直都在感受:这个作品本身就像浩瀚的太空,幽蓝而深邃,美好又令人恐惧,因为你不知道在那深色的地方到底隐藏着什么。它包罗万象的宏大故事让人觉得真得是隐喻了太多东西,如同故事里那个冗长的寓言:开头听的时候因为兴奋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地要解开谜题;随着难度太大一点没有线索,而被打击得全无斗志,完全被碾压;等到揭密,读书人声音里有多少隐藏的遗憾,我心里就有多少,但知道又如何,太晚了!

顺道夸一下朗读者,他在关键段落的朗读绝对是声音的表演,而不是单纯地读书。虽然那个水准不是于和伟、张鲁一那种特别大拿的表演功底,但也已经非常有感染力了。

这本小说会不会也像《红楼梦》那样,被一代代读者反复阅读,不断揣摩?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肯定有。真是少有的、有厚度、有回味的现代作品。和它相比,《人世间》这种已经非常令人心潮澎湃的“人间”作品太局限了。

心里有个念头:如果大刘和梁晓声老师联手,那得出现一部多么伟大的作品呀..... 那读者可有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