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装者》随评之八(第21-23集)

(2015-09-14 16:17:28)
标签:

娱乐

电视剧伪装者

侯鸿亮

胡歌

靳东

分类: 影视评论

《伪装者》随评之八(第21-23集)

真不能怪曼春姐姐的智商低,要怪只能怪明台弟弟糊弄人、搏人同情的智商和情商高。依靠孤狼的情报,对汇丰银行231保险柜的守株待兔”,大概算得上南田和76号的对手们对明家姐弟们第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主动出招了。但意想不到的是精心设下的局,却被临时受命救场的明台有惊无险地化弥为无形。在这场智斗中,明台其实要解决好几个难题,第一要在第一时间发现保险柜取东西的人,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他的信任;第二,要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到逻辑上说得通的理由;第三是要让这个理由被汪曼春所采信。明台是依赖着一位优秀特工出色的直觉、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善于伪装的技能帮助自己、也帮助大姐和大哥他们渡过了这个难关。

 

说起伪装,什么才是一个特工最好的伪装?无论是隐忍,还是张扬,都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成功的伪装是让自己和所扮演的“角色”完全融为一体,甚至于这份伪装在日积月累的岁月湮浸之后,竟也成了伪装者生命的一层底色。而那些优秀谍战片中最为印象深刻的伪装,一部是《借枪》中的熊阔海,一部则是《于无声处》中的马东。选择低调隐忍还是高调张扬,完全取决于你所扮演的角色,行你所伪装的角色所该行之事,才是最没有破绽的伪装。因学业未成原本被保护在社交圈外的明少爷,以浮夸张扬的花花大少形象面世,估计在“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慨叹里,有明镜和明楼的光芒在前,绝大部分人对明台反而不会太过上心。

 

于是,明台就有了让曼春姐姐相信这故事的的条件了,因此,这一场智斗斗心计,第一斗的就是“信”,要让汪曼春对他自设的这个定位的相信。而之前烟花之地不期而遇的撞见,就成了非常趁手的素材,跳跳舞、打打牌、泡泡妞、连带给妞买买首饰,大肆挥霍之下不惜铤而走险,动自家钱财的脑筋,这根逻辑链也就顺利生成了。第二斗的是“情”,而这个“情”大概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是自己与汪曼春的感情。其实《伪装者》虽然并未如小说这般交代明楼和汪曼春之间曾经浓烈到曼春为明楼自裁的情节,但它也从来不回避明楼和曼春之间曾经有那么一段很真实、很纯粹的感情存在。青葱岁月至今无法释怀的初恋啊,而明台大约就是在那段初恋中,曾经跟在一对璧人屁股后面叫哥哥、姐姐的那个小电灯泡。所谓爱屋及乌,在那样一个小小的可人儿身上,那个曾经明媚的少女一样付出过很多最真切的关爱,而这份记忆、这份关爱,在明台那一个个抛过来的受惊小鹿般无辜、无害的眼神里,在一声声软语中有亲近、有依赖、有恳求的曼春姐姐的叫唤中,被明台成功地全部召回。第二是大哥和汪曼春的感情。明台是很清楚大哥和汪曼春曾经的恋情以及夭折的始末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支持这段恋情、接受汪曼春为嫂嫂的唯一一个明家人的位置上,因此,只要汪曼春对明楼还不死心,对这个小东西的好感和维护之心就自然而然升起。第三是汪曼春对自己的同情。在这段自己为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中,作案人也是受害人,是非常聪敏的设计,有之前的感情铺垫,曼春姐姐虽然杀人如麻,但也不是无“心”之人啊,不涉世事的富家少爷被黄雀在后的桥段,在将自己的无害等级又提高了几个百分点之后,怒其不争之余,博得曼春姐姐的同情和怜悯也就在几个可怜巴巴的眼神和语气里了。

 

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其根本是人物塑造的成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暗算》、《潜伏》、《黎明之前》播出经年之后,你可能早就遗忘了故事的那些细节,但你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安在天、余则成、刘新杰。因此,一个好的编剧是永远都会选择让他的角色和人物去推进故事,让人物成为疾驰而过的故事列车中最为鲜明夺目的身影,而不是让故事的车轮隆隆辗压过后却留下人物的一片面目模糊。所以,故事重大的变化和转折,必然是和主要人物的主动选择和对抗紧密关联的,那是浓墨重彩的饱满笔画让人物个性思想品格在故事大结构的压力系统中放射出光芒,比如一只手表引发的连环计是必得由明楼发起的,比如大哥下令兄弟杀死大哥的局,必得由明台自己去解的;所以,细节处同一事件对不同人物的刺激反应的微妙差别,则是精致的工笔细细密密的勾勒,那是点点滴滴一枝一叶的积累,不经意处参天大树早就深深地扎根在观众的心里,比如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有关连环计、有关兄弟生与死大考的压力,明诚是在不耐烦地猛按汽车喇叭中泄露了心中的焦虑烦乱,而更加心力交瘁的明楼却还能淡淡地吩咐阿诚下车买核桃来舒缓兄弟兼战友的压力。而一个真正的好演员更是一定会懂得,梳理表演的思路,绝不是简单地让自己跟着故事为角色所设定的情节一路走下去、并简单地去表达那些情节中角色的喜怒哀乐,而是细细地考量和分析角色在故事的人物关系的网络里,每一个对应的人物及其对应的或依赖、或对抗、或爱、或恨、或利用等等关系衍生出的一条条看不见的线,将其梳理得层次分明,并在表演中寻找到最合适、最精确传神的方法去表达这样的区别、这样的侧面、这样的层次。所以,靳东真正的好,是他在表达人物关系上的出色和精致。对着大姐,那是敬、是爱、是敬和爱共同作用下的畏;对着明台,是长兄的严厉、是有约束和克制的关怀和爱;对着汪曼春,是理智的利用、是警醒的戒备、是间或冒出的恻隐;对着明诚,是兄弟情深的关切、是战友间的信赖和默契;对着梁处长,在长官的威严为主基调之下偶尔露出的稍加辞色的安抚为阿诚请君入瓮的筹划做足了铺垫,但一个转身间又让鄙视和不屑流露在眼底眉梢。

 

心疼曼春吗?其实,在接受了党这么多年的培养之后,我的三观也并不比大家更正点。如果站在汪曼春的立场上去看,我也心疼曼春,为的是汪曼春对师哥这份近乎绝望的爱,用情之深、用心之痴!有的时候陷入感情的泥潭无法自拔的那一个,总是受伤最深的一个。就在汪处长被明长官严词厉色的一顿训斥之后,为一句 “你把怀疑的目标锁定在明家,就是把我往死里送震惊;为一句“一个是我至亲的亲人,一个是我最爱的女人,你叫我怎么办失陷;为一句曼春,我以为你懂我,谁知你也不理解,你告诉我,你到底怎样才能信我,是不是从这里出去,让人打了七八个血窟窿,你才肯信我惊惧失色;为一句撑起一个残破不堪的上海经济,我已经身心俱疲了,我真的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心疼心痛、直欲去捍卫、直欲去保护!该死,明楼的戏怎么可以演得这么好!但人生,虽然免不了总要犯错,但有些错却是万万不能犯的,比如这大是大非大节处,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由,因为一旦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明楼的无情背后其实很多情,但是明楼对于汪曼春这般的欺骗和利用,估计也就是在感情债的账簿上刻下了几道负疚的划痕,但从更广阔的悲悯上看,道义上的债却是一点都不用去背负的!因此,究竟该怪谁呢?路,毕竟是自己走的,选择也毕竟是自己做的。只是要谢谢王鸥的精彩,她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汪曼春曲曲折折的心事,看到汪曼春之背后属于之爱和人之挣扎和软弱。而正是这所犯的错、所犯的罪、所留下的遗憾,才让我们在深深叹息和心疼之余,也能多了点反思和惕励自省。

 

如果阿诚的错误每次都能引发出如此精彩的连环计大局,引发敌我双方之间的大对抗、引发出兄弟情感在压力下的大激荡和大爆发,那我就一定天天盼着阿诚犯错。事实上,阿诚这样的错误,我已经盼了很久很久!因为,对手的强悍不能仅仅是外表和言辞上的强悍,得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在一直是我方主动、一直是我方太顺利的情况下,对抗的力量其实只是残破的一个个点上的勉力应对,却始终未能连成一条有内在联系、有前后呼应、有绵绵不绝的后续力量去支持的对抗线。而阿诚的错误终于使这样的局面有了些改观,连环计环环相扣的设计也使观众们真正在透不过气来的节奏和压力的刺激下,享受了一回烧脑的乐趣。但我更加喜欢的却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压榨出来的有关于兄弟亲情和军令责任之间的激荡。我一定是喜欢被虐也喜欢虐人的。看着明台在大哥的压迫下,照相馆“为什么不给我时间剥掉他的那身皮的激动和无奈、在大马路上的失魂落魄、在程锦云处寻不到答案的几近绝望的失落、在明家客厅、厨房恶狠狠从要吃蛇肉到拿胡萝卜和柚子出气,我竟是如此地享受!我享受这样剑拔弩张的台词里,你来我往的机锋中蕴含的智慧;我享受在这般生与死的压迫力之下,无论出考题的,还是不得不去应答考题的、又或是无奈被逼在旁观者位置上观棋不语的,在理智的责任外,情感层层叠叠的纠结、挣扎。想说放下,却无法放下;想要无情,却在一闭眼、一回眸之间,那无法割舍的兄弟亲情,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于是,我是真心心痛着我们的小少爷明台,尤其是当他勉力挺直着身躯,直面那辆终将来到明楼座驾缓缓驶来,当他自以为坚强却在恍惚的错觉中一瞬时竟满眼眸的晶莹。这一回,连我都想把明长官给骂个十七八遍的,你以为你是谁啊?能hold一切的上帝吗?什么樱花号、日领馆,什么相亲拉皮条,那也就算了,但居然你还敢自己下令让自己的兄弟把你自己杀死!你也太狠了啊!哼哼,如果明天明台要火山爆发想揍人,那我一定在背后给他递个板凳、传只花瓶……我说过的,绝不反悔!一定!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