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脖随手简评电视剧《红高粱》之九(26-36集)

(2014-11-09 12:37:05)
标签:

娱乐

电视剧红高粱

郑晓龙

赵冬苓

于荣光

分类: 影视评论

 

围脖随手简评电视剧《红高粱》之九(26-36集)

连续出差而不得不把剧评的节奏拉长,却也有拉长的好处。这不,至少我也给了赵老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好说服我自己,将观后感从头三集的“女人也疯狂”升华到眼下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因为这世上的好多事,回头看和当时看,观感全然不同。《红高粱》单家宅门内轰轰烈烈上演的一场家斗戏码也是如此,当你能以结果为导向倒推着去品味时,也许一些当时的不合理处也显出了其合理性来了。

 

其实无论九儿和大嫂斗得再狠,观众们大约也明白,“和”才是最终的目的,因为理解和宽恕远比仇恨有力量得多。因此,斗,只是“和”的铺垫,是“和”必经的过程,也是充分刻画和展示人物的过程。而对于九儿这个核心人物,满怀宠溺地另眼对待是编剧必需尽到的责任。创作规律使然,一个真正经典的好角色,必定是能被观众爱的角色,而要让观众发自内心地去爱,经历可以坎坷、个性可以复杂、行为可以特立独行、甚至乖张、甚至有小瑕疵、支撑行为的思想可以多元多重,但那些判断为美好的基本元素却必得被小心翼翼地呵护。所以,在这场家斗的戏码中,九儿必需是先出善手和后出狠招的那一个。而能促成“和”的逆转,又必需有重大激励事件的推动,《红高粱》这回使的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因此,从叙事安排的逻辑看,和的基础,是大嫂的世界彻底崩塌和大获全胜的九儿背负起愧疚的十字架;大嫂的世界之所以崩塌、九儿之所以自责,是因为九儿使用“色诱”的狠招;九儿之所以用狠招,是因为大嫂先用了买通土匪绑架的昏招。因此,从这样的逻辑看,我忽然就不想追究女人为什么要疯狂背后逻辑之脆弱,虽然这还是那个在吊唁灵堂思维敏捷、随机应变的女人,还是那个和县长约定通风报信条件时,条理清晰、走一步看三步、心思缜密的女人;我也原谅了在已经如愿得到过房儿子,仅凭一些唧唧歪歪、小肚鸡肠的吃醋、嫉妒和猜忌的桥段就直接引发重大突变而带来的跳脱感;我更是不得不自动调节和模糊了自己的判断,虽然在罗汉大哥口口声声为淑贤辩护“大少奶奶这次做错了”的时候,心里只想呐喊“这不是犯错,而是犯罪”!但因为淑贤也正是我想着要去好好爱的角色啊,于是,心理变态、情绪失控、丧失理智等等等等,就成了我安放在淑贤身上的最好的藉口,也是我可以说服自己的最好理由,从而让自己安心等待着“和”的突破的到来。就在那燃烧着 “妇女楷模”匾额的烈焰灼灼地升起之时,最原生态的人性的力量和光华也终于在与自我命运抗争的过程里冲破层层束缚和压迫,实现了红高粱第一层象征意义的升华。

 

但即便是如此,当“我的亲,你咋才来呀”的台词从淑贤嘴里吐落时,我真的连抡起板砖的心都有啊!也许因为我不是山东人,我是真不了解山东地方语言的风俗。在我心里郑导利用一组平行镜头剪辑,一面是一寸寸移动的门栓,一面是念经的淑贤越念越快的嘴唇,所营造出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和表达出来的角色内心急切、渴盼、紧张,在释放和爆发处,却被这句轻佻的“我的亲”给生生地毁了大半。仅仅三个字,却带来了一个被压制已久偷吃禁果的寡妇和一个天性放浪的荡妇之间的错位,使观众在最不该出戏的地方出戏了。

 

有时候,我也是很想“痛扁”编导的,为了他们的狠心决绝。他们怎么可以把如此美好、如此纯净、如此温暖的灵儿这么快就“杀”死了!而把无尽的痛、无尽的遗憾植进故事人物和线索的脉络里,也植进观众的心里。但我更懂得,一马平川、缺少奇峰和沟壑的叙事,是不会有吸引力和张力的,而灵儿之死对于叙事就是这样一个突起的奇峰。一个意外,一个有一百种理由和一百个“如果”就可以不死的灵儿,却阴差阳错地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尾。但灵儿的悲剧,其实是一早就注定的,只要世界是这般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残忍和龌蹉,它又怎么能容得下那样的美好和纯净长久地存在呢?但又无论这美好、这纯净被周遭的污浊和残酷吞噬N次,她带来的光亮和温暖,哪怕只是一支蜡炬的光亮和温暖,却给这世界带来了一点点的希望,也足以照亮一些人的人生,就比如张俊杰,灵儿活着,她可能成为他一生挚爱的、志同道合的伴侣;灵儿走了,她却成为照亮他人生之路的那颗不灭的星辰。要感谢郑导在32集临近结尾处,将如此美好的一组镜头给了灵儿,无际的高粱地里,那样灿烂、明媚、纯净的回眸一笑啊!而大光圈极浅的景深,又将灵儿走向墙门洞的身影在俊杰的背影中虚化,逆光下那斑斑点点的光晕和灿烂将灵儿的身影包围、吸纳、融化成镜头远方和深处的极强的光亮。谁说编导无情?影视语言从来都不只是为了叙事而存在的,多少遗憾、多少赞美、多少深情都凝聚在这样充满象征意义的表达里奔涌着而出,也构成了影视艺术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而如果我再不表扬于荣光几句,我自己都会心存愧疚的。和朱亚文尝试余占鳌的情形正相反,于荣光之于朱豪三,则是接了一个适合自己戏路、贴近自身气质、且能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角色。因此,我对于荣光挑剔,演出极强的气势气场不稀奇,演出朱县长橫、蛮、狠、硬也都是于荣光理所应当的。但是,我却不得不说,我实在是爱煞了朱县长强硬中的柔软、狠绝处的挣扎,狡诈蛮横里的天真和粗野狂放后内在属于文化人的积淀和光华。因此,一定要感谢于荣光的,谢谢他细节处的细腻,谢谢他赋予角色的层次。就如他在灵儿遗体前的那段表演,脚步匆匆地走入镜头,却突然刹住,挥退了护士之后,第二次起步,又第二次停顿,终于一撅一拐地向她走进,手,犹疑着伸向床单,原本说是要看看灵儿的,但却在抓住床单后再也无法完成揭开的动作,这个对一贯要求自己强硬到底的县长,此刻在直面如此年轻、如此美好却过早陨落的躯体时,终于也没了勇气,终于不得不自我放弃了。而这样的情绪,于荣光很好地保持到了另一个情景段落的表演里,在剿匪失败一个人孤灯独坐的沉思里,在他挣扎着向俊杰说出“灵儿的死我比任何人都难过”时,在他努力想要控制情绪、却又抑制不住内里心绪翻腾时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种自责、追悔、心痛和无奈里。

 

而对徐光宇而言,灵儿的出现和命运的变化,也为他带来了表演的高潮。而我一直以为对于任何演员而言,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角色是成功的关键,尤其对于饰演传统意义上“反角”的演员而言更是如此。无论故事赋予这个角色的行为有多么可憎,但你一定得忘掉是非,一定要清空那些先入为主的定性标签,记得你越没是非,故事带给大家的反而越有是非。因为你越是不带是非判断去演,你的角色才更贴近人的真实,才不会沦落到“魔”境地。而通常情况下,正是人的犯错和犯罪,才能真正激起观戏的另一大群人的心理反应,在遗憾、在谴责、在痛恨的过程里,他们更会对照、会反省、会惕厉、会自勉。因此,谢谢徐光宇的这几场戏,谢谢他在灵儿遭受威胁和伤害的重大戏剧冲突压力下,将花脖子对妹妹那份最深刻的爱,在那些饱含着惶急、惊惧、慌乱和舍命维护勇气的动作、表情、眼神和语气语调中挥洒得淋漓尽致。他让每一个观众相信,悍匪花脖子其实也是个被逼上梁山、走错了路却无法回头的草莽英雄,他更是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活生生的人。而这样的人性流露,其实也不仅仅是在灵儿身上,同样也在和九儿的对手戏里被徐光宇充分地表达。从第一次绑架的欣赏喜欢,到第二次绑架的占有欲望,再到第三次单家宅院为余占鳌对峙时的仇恨加嫉恨,花脖子的心绪有变化,和九儿之间的人物关系有变化,但花脖子对九儿骨子里的那种怜惜和不落忍却始终都隐含在徐光宇表演的细节中,也每每被聪敏的九儿一抓一个准,使花脖子和九儿的几次交锋,外表占尽上风的花脖子却每每错失先机,怎么也讨不了好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