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一堂生动的调查课
上周三放学回家,妍妍小朋友拿出这张小奖状说:“妈妈,我上周拿到的superstar
award,放在书包忘记拿出来了。”
这类Superstar
Award小奖状,是我见过的学校比较正式地奖励、鼓励孩子的一个方式。每个年级段一个星期集体在学校礼堂里集中颁发一次。但这个奖励面是很大的,每周每个班上都会奖励1-3个在一周里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以前妍妍拿到的就有fantastic
writing书写、a beautiful drawing of a seahorse画画、great work on maths
groups数学组学习、beautiful singing唱歌、asking excellent questions about
minibeasts问问题
……所以,这个小奖状的重点就是在于表扬在任何一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都值得表扬和鼓励!我估计,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至少能得到一次以上的表扬吧!
妍妍小朋友学前班和一年级都拿到过。小奖状见多了我也就不怎么在意,妍妍小朋友好像也没以前那么重视!当然,拿到校奖状表扬还是必要的,但我也就是随口说了下,就让妍妍自己把卡片放她的书架上去!晚上我理书架时再一看,发现这次的理由有点新鲜:Group
Leader , Data Activity ?
这怎么还当上了Leader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新鲜事物,回头我要仔细问问女儿,了解一下——对于没有课本的澳洲小学教育,课堂方式又和国内全然不同,外来家长如我只能摸着石头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学习,看到新鲜事物就必须得多问多看多了解,否则就成了只能干着急的焦虑家长!非常值得庆幸的是,我家妍妍从学前班开始,课堂上的大事总是能记得清清楚楚,并且说得头头是道,让我有幸跟着她了解到很多、学到很多澳洲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堂分组数据活动——调查课!妍妍讲述的这一堂调查课是这样的:
一、分组和选组长
老师将班上的小朋友进行了分组。首先对围坐在地毯上的小朋友讲了分组的规则——每个小朋友会分到1-5的数字,小朋友们根据自己分到的数字坐到相应的号码的桌子,集合组成小组;即所有数字1的小朋友到1号桌,数字2的小朋友坐到2号桌,依次类推……那天班上正好是25个孩子出席,每组五位小朋友。妍妍分到1号组很快坐好了……等待其他组就座,但后面有两组出现了个意外情况:一组有7个小朋友、一组只有3个小朋友,哈,有小朋友开小差了!
二、选题和表决
按照老师的要求,每组小朋友选定一个调查的主题。
首先,组里的每个小朋友自由发挥,提出一个自己想要调查的问题。
根据妍妍的记忆,妍妍小组里五个小朋友提出的五个问题大致如下:
H : What
is 1M's favourite transport?
An : What
is 1M's
favourite car?
Ai : What
is 1M's
favourite book?
J
: What
is 1M's
favourite school?
Y
: What
is 1M's
favourite eye colour?
然后,组长主持小朋友们举手对五个问题分别进行表决,得票最多的问题作为组里最喜欢的问题——由组长写下来,并写一个调查主题!
于是,大家就五个问题逐一举手表决,小朋友 H
的问题得到三票,被定为1号组的最好问题——妍妍小朋友负责写下来,然后再给问题写了个调查主题:Favourite transport
in 1M( 1M 班最喜欢的交通工具)。
忙碌完这些,已经是十一点的午餐时间了,小朋友们补充营养和放松去了……
三、选项和调查
下午继续,接着每组小朋友要完成调查主题的选项并进行调查。
接下去就是正式调查了。调查的分工和过程是这样的:
小朋友An负责读问题和选项,读完以后再逐一问每个选项都有谁选择,全班小朋友和老师都要参加这个调查;H和J负责数每个选项的举手数,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数数以核实这个数量——看上去很严谨;妍妍小朋友负责记录每个选项的数据。
四、画统计图和宣读结果
所有组的小朋友都调查完毕以后,每组的组长要根据课堂调查的结果画出统计图:Tally
Marks。
Tally
Marks据妍妍说是下面这个样子的,但调查课时,班级里做好的统计图是给老师收起来保存了!这一张是妍妍后来课外实践后做的交通工具统计表,正好借来示范一下!
最后一步,宣读调查结果!
完成统计表后,妍妍小朋友还要以组长的身份选择她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她的选择是火车;最后,全组小朋友一起向整个班级宣告他们组做的调查结果,并一起宣读得票最高的选项:我们小组中选票最高的是Bicycle自行车,得票数:9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