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赴广东学习考察体会

(2009-11-02 14:40:03)
标签:

教育

校园

功能室

心理健康辅导

课堂

汶川

分类: 阳光关爱•教育援川

作者:刘雪梅(汶川一中)

 

    09金秋,震后汶川飘满了苹果和花椒的清香时节。在汶川进修校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40名教师,应东风日产的诚挚邀请,带着一种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广州之旅。还未走出机场,我们便看见广东教育活动中心老师们热情的笑脸。哈达和羌红把汶川和广东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在活动中心短短3小时的休息时间里,在品尝广式月饼中绵绵情谊的同时,我们一起回忆起那些地震所带来的磨难岁月。此时,坚强在汶川人民的骨子不断里流淌,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深知此行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

 

    次日清晨,我们走入了广州天河区文德路小学,正好赶上该校每周一的学校的升旗仪式,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整齐齐的六个方队,整齐班级服装,标准的站姿,还有那些高昂的小脑袋,可以说是让我眼前一亮,当升旗手和护旗手从我身旁经过,惊叹那些小不点们竟能迈出那样豪迈的步伐,我不禁自己又一次正了正身,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从主持人的语言中我了解到,他们的升旗手不是固定的,他们国旗下讲话的同学是每周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当我目睹辅导员亲自把校长的荣誉鲜花戴在那个进步大的孩子胸前时,我坚信:教育是以爱为起源的。满以为升旗仪式结束了学生就回教室,没想到接下来却让我看了一场别开声面的拉歌会,每个班级原地坐下,开始表演革命歌曲,每个班的孩子们的爱国歌曲都各不相同,最后是全体师生一起用歌声和手语唱响了《祖国》这首歌,在这样的氛围中,任何人都会被自己有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动。后来据该校校长介绍说,学校每个月都有一个教育主题,然后是全校一起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更注意对每一位老师的培养,对老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有健康的老师才有健康的学生。

 

    接下来我们分别参观了先烈东小学和朝天路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实验中学,广东省第十六中并且听了一些名师的讲课。

 

    此行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有了健康的教师,才有健康的孩子。在听取先烈东小学校长的报告时,我听到了校长对她职工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称呼:我亲爱的老师们……,这让我感触颇深。简短的言语,包含太多的关爱和期望,她抓住了人被爱而幸福的心理,把教师的热情激发到了最佳状态,他们便是带着激情进入教育,入手就可以做得非常漂亮,甚至调节到极致,比起那些干巴巴的命令和条款来说可以说是天堂与地狱之别;在该校,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缓解了老师的工作压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压力。走进该校的心理教育课堂,感受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倾听孩子们的心理,和孩子们做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写满愿望的纸飞机在教室里此起彼落,笑声不断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这次我们考察所接触的教师,个个都是那样的自信、充满阳光,我深切地体会,教学改革的推进,必须先改变观念:校长是爱老师,不是管老师,老师是爱孩子,不是单一的管孩子!在与广州番禺区老师的活动交流中,我们被爱的哈达又一次紧系在一起,并深深的感受到他们那种对工作无怨无悔的执着;广东省第十六中认为“教师素质决定学生素质”,他们的老师要具备三热爱:热爱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以及三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

 

    我同样惊诧于他们有声有色的素质教育:每个学校均有其自己的特色教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所学校都把素质教育搞得有声有色。他们每个学校分别有自己的乐队,舞蹈队,球队,社团……学校特别注重人的发展,强化科技教育,强化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功能室的作用,让人惊诧不已的是每个功能室的管理老师都能把自己的功能室“经营”得有声有色,可以说是“门庭若市”吧。功能室的老师们就自己“领地”的发展向我们进行了滔滔不绝的讲解,他们利用学生作品点缀自己的“领地”,让孩子们在学校里真正的快乐成长并学有所获。我们分别听了体育课、美术课、电脑课、化学课、英语课、数学课等,在这些课堂中,看到教师的示范,真切的体会了教师功底的深厚,知识的扎实和牢固。学生在学习中的快乐和主动几乎全源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在与各个学校的交流中逐渐了解到,每个学生几乎都要参加到学校的特色社团之中,展现自己的优势。

 

    在这次学习考察中,我们在每一所学校观摩每一节课时所见到的学生,各个都是那样自信、快乐、充满阳光,个个都处于一种主动、竞技的状态,对事物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并且是没有事先打造的、真实的课堂。虽然不同的教师由于素质差异,对素质教育的体验与感悟程度不同,教学效果有些差异,但是,在所有的课堂上,没有厉喝的声音,没有责备的眼神,没有对下课铃的渴望,甚至连东张西望都没有。是素质教育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吗?也许这就是我们一直期盼着的有效课堂。考察中当我见到的孩子们那样自主、自信、轻松而快乐地学习时,就自然联想到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那种苦学苦教的情景,想到一些课堂里还有那么多正憨憨入睡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就如同一台台学习机器,这一台台机器是由教师操作的,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操作下进行的,是被动的,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同样师资和设备,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就很难出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局面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汶川的教育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已经是第七个年头,可是成效并不显著,学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低,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高考指挥棒的毛病,而不是体系自身有什么不妥。难道真是如此吗?

 

    “以人为本,敢为人先”,“一个学生绝对不是单纯的功课好,而应该是全面发展。”这是华南师大附中的办学理验,“在教育中育人、在教学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在活动中育人”,广东实验中学正是本着这样的宗旨,走出了一条符合未成年人成长的育人之路。在第一天进入文德路小学参观时,心中还暗想过他们是不是在“作秀”给我们看,几天的行程下来,我否定了自己,因为那些实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训练的出来的,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亦是如此。

 

    这次广州之行,唤起了我更多的教育激情,我想我们的教育应该有理想也更要有责任去激扬鲜活生命——我们的教育不能再这样扭曲下去了。教育改革必须坚定地从课堂改革切入——我们的课堂不能再这样继续灌输下去了。要彻底改变满堂灌、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生为本、充满生命律动的课堂模式。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要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把教学交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东风日产的“援川教育”活动,除了带给我们对汶川教育的关爱,更多的却是震撼,此行后的我,真切的期待自己能将“爱”放在教育中延续下去,绵绵不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