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科院极地首席科学家刘小汉——硬汉就会买奇骏

(2009-03-06 16:22:23)
标签:

奇骏

东风日产

汽车

南极

科考

刘小汉

分类: 奇骏

   第一次看到刘小汉教授,是在“征服极地梦想-奇骏南极探秘之旅”的出发仪式上。如果不是主持人介绍,谁能想到,这个给人第一眼印象肯定是温文儒雅的人,竟然是中科院极地科考地学首席科学家刘小汉,已经七次登上南极大陆—一个真正的硬汉!

   事实上,早在1998年,刘小汉即率队一行四人第一次成功攀登格罗夫山,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进入该地区的科学考察队。在1999年,刘小汉教授再次率队一行10人成功征服格罗夫山,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而此次第25次南极科考最重要的任务,在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DOME-A)地段建立中国的第一个内陆科考站-昆仑站,更源自1991年国际南极研究委员会科学大会,刘小汉教授和中国横穿南极第一人秦大河教授全力争取,拿下了17条科考线路中分量最重,最为艰险的一条。

中科院极地首席科学家刘小汉——硬汉就会买奇骏

喝啤酒,洗冷水澡,极地探险,小沈阳:“教授可是纯爷们儿”

 

   教授的酒量有点吓人,谈笑间,10瓶啤酒下肚,看不出任何反应,脸都不带红的。据说他家中有台扎啤机,每次从啤酒厂要三大罐生啤,150升。一周后,它们会被喝得干干净净,刘小汉夫人的酒量,和他差不多。好几次,电话打到啤酒厂,让他们再送3罐来,啤酒厂的人都困惑地说:您是哪家饭店?

 

在社区里,教授的ID是青藏高原,被大家称为“青藏大哥”

中科院极地首席科学家刘小汉——硬汉就会买奇骏

 

    洗冷水澡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自从1岁多随父母从东北进京后,在家中的院子里洗冷水澡成为习惯。或许正是这个习惯,培养了刘小汉强健的体魄。此后,无论是在遥远的青藏高原还是艰险的南极大陆,刘小汉的身体素质都是出名的好!用小沈阳的话说,教授可是纯爷们儿!

 

 热心公益的青藏大哥,在北京最大的社区天通苑的第一个社区讲堂开讲

中科院极地首席科学家刘小汉——硬汉就会买奇骏

 

  即便是年届六旬,工作繁忙,刘小汉教授还经常和年轻人一道经常打网球,也在社区大学堂举办讲座。天通苑的网球好友和邻居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位看上去最多40岁的人是那么著名的科学家。除了觉得人好之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球技好,满场飞——彪悍,不服不行!

 

  听教授讲征服格罗夫山壮举

  格罗夫山是中国人第一次一步一步开拓的一个全新领域。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保尔马耶夫斯基提出国际横穿南极考察计划后,各国科学家纷纷响应并承担响应的调查线路。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很危险,很多条件尚不具备。刘小汉说,“时间再耽误下去是不行了。对我来说,就是自己找死。”

  计划获得批准,刘小汉带队开了一辆破车前往格罗夫山。“我们没有地图,什么都没有。”极地办的领导交给刘小汉三个任务。其中,一个任务是找到格罗夫山。一个是他们得活着。

  每天早饭,他们都要尽量吃饱,因为中午回不去。极昼,天不黑,只要不遇上暴风雪,他们就一直干。两个多月,每人每天发两张湿纸巾,一张擦脸擦手,一张擦脚擦身。最痛苦的是上厕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每个人都冻伤,得脱七八层皮。

  从格罗夫山回来,他就落下了耳鸣的毛病。刘小汉说,南极考察对人的性格要求很高。太内向、太外向的人都不行。“能够隐忍,能够理解别人,理解战友。自己要不怕死,也要能够替弟兄们着想。”

  “就一辆破车,还真出了故障,差点没回来。但好歹把任务完成了。”刘小汉找到了陨石,做了地质考察、雪冰考察,还进行了测图。从此,格罗夫山成为中国南极考察的一个新的亮点。

 

刘小汉教授在风雪中的格罗夫山

中科院极地首席科学家刘小汉——硬汉就会买奇骏

 

  刘小汉:硬汉就会买奇骏

  多次的南极科考经历,让刘小汉教授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极自然环境恶劣,以前没有人使用过量产车。近年来,陆续有个别国家的科考站开始使用越野车进行后勤保障。此次东风日产提供给中国长城站的奇骏量产车成为了费尔德斯半岛各国考察站间耀眼的明星。

  “我个人比较喜欢城市多功能越野车,多年来驾驶北京吉普(北京2020战旗)和切诺基。近年上下班驾驶大众迈腾,没有开过“奇骏”。这次考察活动中对“奇骏”的认真观察和切身体会,我很欣赏“奇骏”的越野性能、环保节能和高科技软、硬件配置。奇骏是一款硬朗的车,硬朗阳刚的人一定会喜欢它。”

中科院极地首席科学家刘小汉——硬汉就会买奇骏

 

 

   第25次南极科考背景:

   1991年,南极研究委员会科学大会召开。美国科学家提出横穿南极的国际科考计划。该计划把南极冰盖分成17条线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路线是从中山站所在的南极东海岸拉斯曼丘陵到冰穹A.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冰盖高点冰穹A尚未被人类涉足。经过争取,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和时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的刘小汉拿到了这条线路的考察权。

   此后,直到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李院生率领的南极冰盖考察队才终于踏上了距离中心站1250公里的南极内陆冰盖之巅。鲜为人知的是,如果这次探险失败,那冰穹A可能被计划在半年后出发的日本科考队占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