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与和朋友倾吐的差异

标签:
医学研究院心理来访者思想方法理自己 |
分类: 咨询须知 |
北京读者杜女士问:我近来婚姻关系出了问题,所以找朋友倾诉。朋友劝我看心理医生,可心理咨询无非是教学、安慰,我何须花冤枉钱呢?
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一:包容与理解的心情。面临你崩溃的情绪,朋友很可能跟随你深陷其中。他们很简单跟你站在相同的视点和态度看问题,而失掉了对大局多视点的观察,这种管状思想(注意力狭窄)会阻止你清醒地知道问题的根本所在。心理咨询师不容易对某件事的对错对错做片面判别,他更重视的是,问题是怎么发生和开展的,并客观、全部地剖析问题,带着包容和理解的心情,帮你理清感受与思路。
二、敏锐的洞悉力。心理咨询师能够通过你的言语、表情及动作,洞悉到你不曾发觉的心里感受;经过富有建设性的发问,引起你对内在经历的深入探索与领悟;经过屡次询问,让你逐步学会对心里的察觉方法,这就是心理咨询中深入与探究自我的过程。这一自我觉知的才能,使我们不会在不知缘由情况下受情绪所操控,让我们可以非常好地处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关系。
三、专业的背景。心理咨询师经过多年专业和系统训练与理论学习、实践,让咨询师懂得以更科学的体系结构来了解人心、人性,掌握帮助来访者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对人性和引发困惑的日常事件中有更深入、全面的观察,这些都是“好朋友”所不具备的和无法满足的。
四、灵敏而活跃的思维。专业的心理询师,思维是动态的,他们能跳出你惯有的思维模式,给出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他们仔细却不死板,常会通过夸大、诙谐、反讽的言语,影响你惯有的想法,到达触动心灵感悟和改动定势思维的效果。这种灵敏而活跃的思想方法是咨询师多年的修为可以帮助您保持心理健康,并为您进行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