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传身教:自己做不到,别要求孩子做到

(2012-04-26 16:00:26)
标签:

育儿

雪崴

中国

白菜

生活习惯

杂谈

分类: 教育心理学
                               http://j1.aini-yy.com/portal/201103/16/135043ous2xdmirpdq02ry.jpg         

    言传身教中,身教的作用甚于言传。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时,必须先要求自己,再“施加”给孩子。当孩子对父母的行为存有疑惑时,则要及时讲解,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但是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自己都难以做到的事情,更不要去要求孩子。

  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听在心里,进而内化到他们的言行当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他们的习惯、品格和爱好,往往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甚至决定着孩子人生的方向。当家长们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要求的时候,首先应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符合这些条件,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否则自己向东却强求孩子向西,不仅会使孩子思想混乱,严重的还将导致其逆反心理。

  从我们的了解来看,中国家长喜欢把孩子成长的责任交给学校,一旦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都喜欢去怪罪老师,一般不会反省自己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这可能是中国家长特有的一个逻辑。但1966年,美国人科尔曼博士研究发现,家庭教育远胜于学校教育。因为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没有好的生活习惯,也不会建立好的学习习惯,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认为,孩子的成长,家庭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四分之三在家庭,四分之一在学校。

  对于我们来说,言传身教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我们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艰辛,知道“乌鸦反哺”的道理。我们非常注意对老人尽孝心,同时也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雪崴学会孝敬老人。

  雪崴小的时候,我们和雪崴奶奶住在同一楼两个单元。我们除了在衣食住行上关心老人,同时注意尊重和照顾老人的情绪和感受,并教导雪崴也这么做。

  有一年,奶奶买了400斤白菜,在楼下院子里挨排摆好进行晾晒,准备按照哈尔滨人的习惯,一部分腌成酸菜,一部分储藏起来留着冬天吃。买完白菜的第二天,雪崴爸爸就出差了。天气很快变阴,开始下起鹅毛大雪,可白菜还没有晾好。雪崴奶奶急坏了,生怕白菜受冻,一定要把白菜收回家。可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腿脚还不太灵便,不能让她下楼去搬白菜。

  雪崴妈妈那天正赶上身体不太舒服,把这么多白菜搬到四楼比较困难。她劝雪崴奶奶先缓一缓,像其他人一样用麻袋盖住白菜,等雪崴爸爸第二天回家后一起搬。雪崴奶奶不说话,只是满脸阴云,愁眉不展。

 

    为了不让奶奶担心,雪崴妈妈安慰她说:“妈,您别愁了,我现在就往家里搬白菜,能搬多少是多少。”她又转过头对四岁的雪崴说:“雪崴,你看奶奶担心大白菜受冻,为了不让奶奶担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雪崴稚气地说:“把白菜搬回家。”

  于是,雪崴和妈妈两人开始了搬白菜的“大工程”。雪崴力气小,每次只能抱一棵,但跟着妈妈坚持跑了十多趟,下一楼,上四楼,终于把400斤白菜一鼓作气全搬回了家。看着妈妈大汗淋漓、有气无力的样子,雪崴奶声奶气地问:“奶奶怎么不搬白菜呢?”妈妈解释说:“奶奶岁数大了,腿不好走不动,这些活就得我们干,这是孝心。”

  雪崴的姥姥姥爷没和我们住在一块,因此我们每个周末都会买上他们爱吃的水果、点心前去看望,这已经成了我们一家三口多年来的习惯。雪崴两岁左右的时候,姥爷出现了严重的脑软化症状,一切表现就像小孩一样,说话含糊不清,吃饭不知道饥饱,大小便不能够自理,情绪也起伏不定。我们自然是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地伺候,同时还让雪崴多关心、陪伴姥爷,让姥爷开心一些。一次,姥爷又拉了一裤子,像小孩子一样内疚地哭了。我们赶紧“哄”他,用温水擦拭,换衬裤下来洗,又打来一盆热水为他洗脚。雪崴看了我们做的这一切之后,若有所思地说:“我现在懂得你们说的孝心了。等我长大了,如果你们生病,我也会这样伺候你们的。”

  姥爷去世后,一次姥姥又生病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姥姥家,问完情况,当即决定送她去医院。雪崴爸爸二话没说,背起姥姥就走。在医院里,看病、透视、取药,雪崴爸爸背着姥姥楼上楼下地跑,本来他就胖,还有高血压,每上一层楼都气喘吁吁,累得满头大汗。有一个患者说:“看人家这儿子,太孝顺了!”当得知他是女婿的时候,不禁伸出了大拇指,啧啧感叹。

  雪崴放学后也赶到医院,将爸爸的行为都看在眼里。她帮不上什么忙,既心疼姥姥也心疼爸爸,只能陪在病床前跟姥姥说话,分散姥姥的注意力。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雪崴有了主动关心老人的意识,我们的言传身教有了初步成果。这是我们送给孩子的一个常识。

  为了培养雪崴在与人交往中的良好习惯,我们约定相互间有分歧时一定要好好沟通,绝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在共同走过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几乎从来没在孩子面前红过脸,有矛盾总是趁雪崴不在的时候解决。如果问题较严重,我们会出去边散步边讨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不会因为观念冲突给孩子造成困扰。我们努力营造开诚布公的家庭氛围,有什么问题不藏着掖着,及时提出,但大家力求心平气和,不狂风暴雨。这种家庭氛围也影响了雪崴,她在和人沟通的时候,也学习到了我们这一点,冷静理性,不意气用事,会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

 

    我们还在家里坚决抵制脏话。如果谁不小心说了,听到的人都要严厉制止,尤其不允许当着孩子的面说。所以,雪崴是一个从小就不会说脏话的孩子,我们甚至从来没听到过她说不文明的话。

  在助人为乐方面,我们也讲求“身教”的示范作用。

  雪崴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我们带着她从姥姥家回来,发现路口围了一群人。有一个女人坐在路边,蓬头垢面,怀里抱着一个用脏得看不出颜色的衣服包着的、刚刚出生的小男孩。我们听了一下她与周围人的对话,询问了围观的人,确定这是一个智力发育不太健全的人,说不清自己是谁、来自哪里,但可以和别人进行简单对话和沟通。她身边没有人陪伴,身上没有一分钱。十几分钟前,她在马路边生下了手中的男孩,孩子很不幸是兔唇,脐带还没有剪断。

  雪崴指着兔唇男孩大声问:“妈妈,你看他的嘴怎么长得这样奇怪?”雪崴妈妈把手放在嘴上嘘了一声,示意雪崴不要大声说话。她对雪崴说:“这个阿姨和她的孩子遇到了一点困难,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去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雪崴懂事地点点头。

  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地想办法。雪崴妈妈学过医,懂得基本的急救知识,号召大家先凑点钱帮他们找个住的地方,帮女人把孩子脐带剪断,不然孩子大人都会有危险。

  大家一致赞成。那时我们的工资都很少,平时兜里也就装个十元八元的。雪崴爸爸拿出了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第一个把钱给了那女人。接着周围的人你一元、他五角,几分钟的时间大家就凑了三四十元钱。雪崴看着大家的行动,也从兜里摸出姥爷刚刚给她买糖果的五分钱,说:“这个给宝宝买糖吃。”我们摸摸她的头,示意她做得对。

  附近二十来米远有一家小旅店,我们一起把产妇送到那里。旅店的服务员打开一个单间,打来一盆热水,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刚生完孩子的女人弄到床上。一些住在周围的好心阿姨、奶奶回家取来了碘酒、剪刀、镊子等工具,还有的人拿来了红糖、鸡蛋等产妇坐月子吃的东西。雪崴妈妈剪下脐带,护理完毕后,旅店服务员开始给派出所打电话……雪崴看着大家忙进忙出,表情有些紧张。

  回家的路上,雪崴一直沉默着,眉宇间似乎有疑惑。我们鼓励地问她:“雪崴有什么问题吗?”她歪了歪头,似乎不知从哪里说起好,想了一会儿才问:“刚才那个阿姨怎么了?她怎么在大街上就生小孩了?你们怎么都给她钱?还有那么多人给她拿好吃的?”

  我们明白,年纪尚小的雪崴对这样帮助陌生人的行为不是很理解,于是耐心地回答说:“宝贝儿,刚才那个阿姨遇到了困难,她没有钱,身边没有亲人,也说不清家在哪里,走在路上就把小孩生在了马路边。她需要帮助,大家给她钱,给她吃的,帮她找住的地方都是在帮助她。做人就应该这样,明白吗?如果周围的人有困难,不管认识不认识,我们都应该去帮他们。如果以后你遇到了这样的人或这样的事,也一定要尽量去帮忙,这才是一个好孩子。”


  雪崴一个劲儿地点头。这件事给她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几天后她还向妈妈打听那个阿姨和小孩的情况。她已经开始关心别人了。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其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观念。家长们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想孩子养成什么习惯,亲身示范是最好的方法。言传身教中,身教的作用甚于言传,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时,必须先要求自己,再“施加”给孩子。当孩子对父母的行为存有疑惑时,则要及时讲解,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

  有些家长不懂得怎么去做榜样,只知道去挑剔孩子的过错和缺陷,这样不但影响了亲子关系,亦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