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你是你人生的见证者而不是受害者

(2010-10-18 21:12:36)
标签:

转载

我的一位朋友给我上一篇博客写评论说道:习惯性地,如此这般地看待身边发生的事,自然是没了烦恼,应了“塞翁失马”的心法,但只怕时间长了可能使原本快乐的事变得没了快乐,要成佛了吧。

我觉得他在担心我对什么都没有了情绪,没有烦恼倒也罢了,只怕连快乐也一并丢弃了。

今天看威尔伯的《一味》,突然发现其中有几段非常适合拿来回应我朋友的担心。我就摘录一些和大家分享吧。

“假如你正在做梦而你却认为是真实的,那么这场梦就可能变得很吓人。比如:你梦到你正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走钢丝。如果你掉下来,那是必死无疑的。于是可能走得很慢、很小心。这时如果你开始进入清醒的觉知,你会发现那只是一场梦罢了。请问你会怎么办?变得更小心、更谨慎吗?不,你会开始在钢索上跳来跳去,甚至可能翻个筋斗,狂欢一场,因为你已经知道那不是真的。你一旦知道那只是一场梦,你就玩得起了。”

“同样的,如果你领悟到日常生活只是一场梦、一出戏、一部电影,你也会拥有相同的心境。你不可能变得更小心、更谨慎、更保留。你会开始跳上跳下,甚至翻筋斗,因为这一切只是一场梦,都是纯粹空性的示现。你的感受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强,因为你玩得起了。你不再惧怕死亡,所以也就不再害怕活着。”

当我把生活当成一个片段、一出戏、一场梦,而我是它们的见证者时,我同样能感受到伤害、欲望、痛苦、喜悦或是哀伤,但是这些感受不再能主宰我了,我会觉知它们,让它们流过我,而不是沉浸在它们里面,这样,当时空发生变化时,我的情绪能灵动而恰当。我的生命因此可以承担起“它真正的强度、活跃的光明和激进的沸腾”(威尔伯)。

如果我这么说还不能很清晰地描述我的想法的话,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样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中那个母亲,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和女儿,从此生活在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中,虽然她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可是她的的生活永远被定格在一个死去的男人的妻子和一个死去的女儿的母亲角色中了。她无法摆脱他们死了而我还活着的愧疚感。于是她的生活如灰烬般沉寂,只有对儿子的爱还能让她感觉自己还活着。无论时空如何变化,她的愧疚感久久如浓雾般笼罩着她,阻碍她去体验后面几十年的喜怒哀乐。

所以我觉得,当一个人能清醒地觉知自己的情绪,体验它但不被它束缚住,才真正有能力尽一切所能去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不再是烦恼的受害者不代表感受不到快乐,我的朋友,放心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