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街每天都上演不同的精彩,我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大多成为大脑里散乱的记忆,却很少有文字和影像的记录。这次到多伦多,又来到熟悉的央街,来到了以前不曾留意的登打士广场,看到了一个长的像电影《第一滴血》史泰龙扮演的兰博的小伙子,活生生在5分钟之内狂吃5磅炸薯条,还喝了好几瓶矿泉水,赢得了终生免费吃这种垃圾食品的大奖。

央街(Yonge
Street)是加拿大多伦多的最有名的街道,是多城最主要的通路,也是反映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活跃程度的晴雨表。这条街的中文译名甚至比英文还贴切,因为南北走向的央街,是城市的一条主轴,将多伦多大致上分为央东和央西,正如北京正在申请世界遗产的的中轴线。
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个记载,说央街是世界上最长的街道,从多伦多港湾(Toronto
Harbour)开始,向北穿过多城,后以11号公路延续,一路上经过众多的安省城镇,并在考昆(Cochrane)镇转头向西,一路小跑,最终到达安省的雨河(Rainy
River)和美国明尼苏达州美加边境处的国际瀑布,全长1896公里(1178英里)。
实际上,我理解的央街就是从多伦多北部的芬治地铁站到湖边,大约十几公里,十年前,我在一个金色的秋日,用脚步丈量过这段路,一路下坡,一路逛店,走走停停大约走花费4、5个小时。
央街起点的安大略湖畔,这里是多伦多人休闲的去处,这不,一加拿大男子正在中午遛狗。

央街的登打士广场,现代风格,不大,却很有情调。

广场上抽雪茄的老汉,看惯秋月春风。

广场附近的一家舞厅,大门上画面火辣,儿童不许进入。

黑人母女在记录央街的故事。

这天,多伦多气温下降,我逛街后来到登打士广场,看到很多人排队,免费吃一种正在搞活动的法式食品,我正好饥肠辘辘,也就排队领取票证。

这是一种炸薯条,每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我领取时,薯条被浇上了这样一勺粘粘的液体。我品尝,甜了吧唧、咸了吧唧的,还有那种白白的、一小块一小块的奶油,说句实话,真的不合我的胃口,我只吃了几块薯条。

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参与这项活动,每项都有奖。

多伦多是多民族的城市,所以各国的美女也就多。

活动的主持人,英文说的像炒豆。

活动的参与者,十有八九是附近多伦多大学的学生。

吃薯条大赛开始,参赛者狂吃。

这东西实在不好下咽。

中间的女孩使劲的往嘴里塞,然后蹦一蹦,再喝点水。

五分钟后,比赛终止,两位女吃客露出了笑容。

第二名获奖者得到一笔奖金。

第一名,获得一笔奖金,同时获得了终生免费吃这种食品的大奖。

获奖者兴奋的展示,旁边两位亚裔面孔的落榜者无比羡慕。

下雨了,免费薯条继续发放。

安大略湖边的游船码头,附近有许多新的楼盘,公寓价格昂贵,一室一厅动辄上百万加币,据说大部分是李嘉诚开发的。

楼盘缝隙的多伦多塔,像一根针一样矗立。

咖啡店里的女学生,真把这里当成图书馆了。

街头卖艺的年轻人。

多伦多最大的爱情精品店。

这是一家脱衣舞厅。

脱衣舞厅大白天也在营业。

央街就是这样,人狗情未了。

但是,央街的故事,不是每个都有美好的记忆。今年6月2日晚央街发生惨剧,在最繁华的伊顿中心一起枪击案,造成一死七伤,据说是黑帮火并。
一个月后的7月21日,美国丹佛电影院发生更加血腥枪击案,有12名死亡者。
把多伦多央街的伊顿中心与丹佛电影院联系在一起的是一名叫杰西卡的体育女记者,她上个月刚刚避过多伦多伊顿中心枪击案,大难不死,一个多月后却惨死在丹佛枪击案中。
杰西卡是美国著名运动赛事的体育记者,生在德克萨斯州,住在科罗拉多,一年前她才从圣安东尼奥市搬到丹佛。2012年6月2日伊顿枪击案发生前,她亦因到游多伦多且身处伊顿中心美食广场,离开不久枪击案就发生了。
她曾经在自己的博客里,详细描述幸运逃过多伦多伊顿中心枪击案的感觉。 “had I gone outside, I would’ve
been in the midst of gunfire. I wish I could shake this odd
feeling. The feeling that may have potentially saved my
life.”(如果没有走出来,我已经在枪火下。我希望甩开摆脱这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救了我的命。)
让人唏嘘的是,是祸还是躲不过。在杰西卡的个人空间中,曾写下这样的话语:“生命如此脆弱,我看到了旁观者脸上写满的恐惧,我看到了受害者的无助,我看到生命沉浮。我终于明了,没有人知晓自己在这个地球上的最后一刻会是什么时候,你是不是在呼吸人生最后的一缕空气。”
早已经把生死看的如此透彻的杰西卡,最终还是未能逃过死神的魔掌,倒在血泊之中,在男朋友的怀抱里停止呼吸。
一个诺大的城市,每天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发生,更何况是世界各地的角落,谁又能预料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