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问题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与教育,是当下时代的大难题,当下的社会,信息交流快捷,各种诱惑层出不穷,一点点的吸引着青少年那脆弱的好奇心,本来他们就没有辨别力,加上经济情况的改善,我们作长辈的更容易满足孩子的愿望,父母有时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教育,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为所欲为的过着自己的童年,所以,他们学会了很多的游戏与娱乐活动。他们与电脑电视相伴的时间越久,就离正常的人际的互动越远,就越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而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里的孩子都是正常学校里不接受的,有行为问题或者学习困难的孩子,所以,比一般的孩子更难于沟通,这对于做这样一份教育工作的老师,特别是心理老师来讲,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工作,无论你如何的用心或者不用心,天天做这样的一份工作,一个人的热情是会慢慢的耗尽的,这就是做心理咨询的职业枯竭问题。
老师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整自己的身心,是每一个把心理作为终生事业的老师必须考虑与面对的问题。而在关兴的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更是应该重视。
每天纠结于孩子的情绪中,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只要有一点的爱心,只要真正的想做好心理的人,看到孩子的痛苦,没有不心痛的。时间久了,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一门必修课。
今天看到一个孩子,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带大,过分溺爱,导致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健全,十二岁的人了,心智只有三岁五岁,想要的东西,不满足,就不敢在什么场合,有人没人,张开嘴巴就哭,哭完了一会就又会笑出声来。让人苦笑不得。
前几天到闸北的一所重点中学,也接触了一个孩子,十一岁,爸爸是大学老师,有学历有能力,妈妈是开公司的,赚的钱比较多,所以,外婆就有点看不上女婿,一直过分干涉两人的事情,在孙子的教育上,更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自己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一个人包办,加上自己多年来一直独身,老公早年离开自己,所以,情感上无所寄托,就把孙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的一切,情感的一切,需要的一切。所以,在孙子的教育上,完全把女儿女婿放在一边,不管不顾,自己溺爱着孙子。导致孩子的性格任性,在小学时在打了很多的小孩子,为学校安排退学。
心理老师看到这样的孩子,完全是由于父母的不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孩子的问题时,心中的悲伤与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从一开始的激情,到时后来的麻木,再到后来的见怪不怪,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什么样的状态,是进步还是退步。
所以,心理咨询师,从从业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助人观,并按时自我反省,自我觉察,在助人的过程中出现的点点滴滴,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失衡。只有这样,才会做到长久。如果有条件,找个督导,如果没有条件,可以找同辈咨询师多交流,相互帮助,一起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